河南農民自家地洞藏千余塊墓碑?文物局回應
提灌渠內部提灌渠北入口昨日,一篇名為河南農民自家地洞藏千余塊墓碑稱挖到寶的文章,介紹偃師市高龍鎮半個寨村趙長寨的宅院里發現長約3000
提灌渠內部
提灌渠北入口
昨日,一篇名為“河南農民自家地洞藏千余塊墓碑稱挖到寶”的文章,介紹偃師市高龍鎮半個寨村趙長寨的宅院里發現長約3000米地洞,底部還有千余塊不同年代的墓碑。該文在網上引起熱議。
對此,偃師市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經過現場查看確定該地洞是上世紀70年代的提灌渠,并非文物。
網傳夠夸張
文章中稱,該處地洞是趙長寨在挖地基時候發現的,剛發現洞口時他以為是挖到古墓不敢下去,后來試著走下去,里邊空氣通暢,粗略估計竟有3000多米長。文章中還稱,發現以后,趙長寨用水泥板蓋住不敢聲張,里邊有的地方用磚圈,有的用石板,仔細一看石板竟是墓碑,有1000多塊。
文章發出后,在網絡上引起大量網友熱議。農民家中地洞里邊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有1000余塊墓碑?對此,大河報記者進行探訪。
記者去走訪
昨日下午,大河報記者驅車趕到趙長寨家中。在趙長寨的帶領下,記者看到該處地洞入口確實在他家后院當中。據趙長寨介紹說,在2002年左右,他將家搬遷到這個地方在挖地下室時發現這個地洞。
走過趙長寨家的臺階,向下走5米左右就看到有一個坑洞,但光線較暗洞口狹窄,不容易下去。在趙長寨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入口,該入口已經被他用預制板蓋上。
打開預制板,看到地洞距離地面30余米高,站在洞口能清楚聽到有水流的聲音。“這只是一個出口,另外一個出口距離這里2200多米。”趙長寨說,他幾年前下去過,內部高約1.8米,寬約1.5米,通過走路的方式粗略估算了距離,里邊看到有石碑,“應該是墓碑吧”。
在距離趙長寨家院子入口2200多米外的北邊入口,該入口頂部寫著“農業學大寨”五個字,入口處還寫有“愚公移山”四個字。
記者從北邊入口進入,發現頂部用青磚砌成,兩邊則是用砂石混合料做成的墻面,有的地方都已經脫落。在向前行走100多米后,因塌方落石不能繼續前進。
據半個寨村村支部書記介紹說,這其實是上世紀70年代半個寨村修建的提灌渠,就是將伊河水抽到這里,灌溉半山坡的土地所使用的,隨著經濟發展,這個提灌渠早已荒廢。
文物局回應
針對此事,偃師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看到網上的文章后,他們也于3月15日上午來到趙長寨家里查看,里邊并沒有什么墓碑,而是當時為了修建提灌渠,人為制作的混凝土材質,“可能使用的材料與石質墓碑顏色相同,讓人誤以為內部是墓碑”。
對于網上所說墓碑上的文字,偃師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解釋說,可能后來有人進去后“寫上去的”,還有的字跡則是長期受到水的浸泡,留下的水漬。
“2017年偃師市在進行文物大普查中,也來到過這里”,偃師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說,經過專家現場查看,這個上世紀70年代的提灌渠并不能被列為文物,“但由于提灌渠內部較深,從安全角度出發,還是建議將洞口封閉,以免造成人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