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質提升】奉節:以人為本,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2021年,城市面貌明顯變化,提升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城市環境品質達到全國縣級文明城市要求,市民認同感、滿意度明顯提升;2023年,提
2021年,城市面貌明顯變化,提升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城市環境品質達到全國縣級文明城市要求,市民認同感、滿意度明顯提升;2023年,提升行動任務全面完成,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成功,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躋身全市一流……
透過《奉節縣城市綜合管理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能一目了然地知曉奉節縣城市品質提升的路徑圖,以及背后處處體現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以人為本思想。
近年來,奉節縣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城市創文三位一體推進,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計劃,努力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改造
以人為本,從規劃到建設群眾說了算
最近,家住奉節縣永安街道人和社區青云街小區的黃正平一有空,就和周圍鄰居到小區里打乒乓球。
不僅文娛生活豐富了,當地老百姓對改造后的小區環境也十分滿意,大家都說:“小區的公路變平坦了,環境變美了,住起更舒心了。”
要知道,在這之前,青云街小區確實是另外一番景象。
青云街小區始建于2000年,是當地最早的一批移民搬遷小區,有21棟樓、1638戶住戶。由于年代久遠,加上基礎設施配套落后,青云街小區亟待進行改造。
“可改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稍處理不好,群眾就會不買賬。”社區黨委書記程曉玲心里明白,要想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得把小區改造的主動權“還”給當地居民。
從小區改造前的規劃方案到具體的改造內容,再到改造過程中的監管以及小區改造后的管理,程曉玲在永安街道主要領導的幫助下,通過挨家挨戶入戶走訪征集意見、開院壩會等形式,多渠道傾聽群眾的意見。經過一年多的施工,2021年初,青云街小區順利完成改造,并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認可。
在奉節,上到老舊小區改造,小到一盞路燈的安裝設計、綠植的栽種等等,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當地群眾的主人翁地位。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城市改造成功的關鍵在于人民。”奉節縣相關負責人說,不同于主城中心城區以及周邊區縣的城市品質提升,奉節城市改造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占優勢,不可能像撒胡椒面一樣貪大求全,必須結合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靶向精準地實施改造,才能做到花小錢辦大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謀略既定,如何抓落實?
奉節率先進行的是整合各單位、部門,形成了一個由縣委書記、縣長掛帥的縣城市提升領導小組。同時,通過“線上網絡問卷+線下入戶走訪”形式,廣泛征集群眾的意見,經過幾個月的詢問,征集到近萬個群眾關于城市品質提升的重點內容,最終經過反復考量論證,今年3月,一份集群眾智慧的《奉節縣城市提升項目清單》最終修改完畢,成為指引當地各級政府、部門推進城市改造的綱領性文件。
如今,按照這一項目清單,立足“以人為本,從規劃到建設群眾說了算”的基本原則,奉節堅持用好城市美學和城市哲學,保護傳承城市文脈和歷史風貌,著力提升城市顏值和氣質。
通過整治城區道路,構建連續可循環的慢行步道系統,建設城市綠道、山城步道;完善無障礙設施,陸續開建體育場、游泳館、南濱路山體公園、西部市民廣場、兒童主題公園、氣象主題公園、城市體育公園等,努力實現出家門“50米見綠地、300米見公園”,極大地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服務。
通過提檔升級濱河路“休閑景觀長廊”,整治提升邊角地、坡坎崖等城市空間,打造街心綠地、口袋公園等城市景觀;實施“三無小區”改造行動,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以及統籌實施夜景照明工程,美化亮化夔門廣場等重點區域,營造立體山水城市夜景,進一步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努力做到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管理
科技賦能,讓城市管理變得耳聰目明
如果說城市改造體現了執政者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那么城市管理則更加考驗其執政能力和水平。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奉節縣相關負責人說,站在新起點,要實現“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近日,走進奉節縣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數字化城管系統查看城區主次干道市容秩序、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情況,接收、受理、派遣、監督案件處理情況。“數字中心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對城區重點路段、重要區域進行實時監控,比如有發現占道經營、違規停車,就可以通過智慧調度平臺,及時調度附近工作人員前去處理,同時通過智慧城管平臺生成案卷,立即交辦職能單位處置。”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奉節縣數字化城管系統包括視頻監控、指揮調度、智能抓拍、停車誘導等業務系統,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一條線打通城市綜合管理全流程,從而形成有人發現、有人巡查、有人解決、有人反饋的閉環過程,更加有力推進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城市管理決策科學化、治理精準化、服務高效化。
目前,數字化城管系統已覆蓋全縣各主次干道和公園廣場,細化650個單元網格,共安裝高清攝像頭118組,共享共聯公安、政法、街道攝像頭2000余組,城市治理基礎進一步夯實,“臟、亂、差”典型頑疾得到有效治理,市容環境干凈整潔、規范有序,讓市民享受到環境更優美、生活更便捷的都市生活,通過科技賦能真正實現讓城市管理變得“耳聰目明”。
在大城眾管方面,奉節結合實際,創新探索了“六長制”。即是街長、路長、巷長、組長、樓長、店長,所有縣領導實行包片負責,全面負責落實好所管理區域內城市秩序、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市場管理、設施維護、市政養護和綠化管理等有關工作,做到問題發現及時、整改到位,打造“潔、綠、亮、美、暢”的城鄉環境。同時,在全市率先探索了“結對聯創網格化”機制,即全縣所有的機關單位職工、社區街道工作人員、執法人員等結對子,形成城市管理的連片聯動,真正做到城市管理“一網到底”一管到底。
在大城細管方面,通過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緊盯群眾“急難盼愁”問題,持續開展“治臟”行動、“治亂”行動、“治堵”行動等,從細微之處從細小之處著力,推進城市有效管理。同時,為促進大城細管落到實處,全縣制定了“日巡查、周交辦、月通報、年考核”的倒逼機制,通過強化考核指揮棒作用,讓干部的辛苦指數真正轉化成群眾的幸福指數。
城市創文
提升素質,讓人民城市變得更有溫度
最近,奉節縣餐飲商會會長楊必金發現,奉節市民在餐館就餐時浪費的情況少了,大多市民都是點多少吃多少,更難能可貴的是,吃不完的菜,市民也不再礙于面子,開始進行打包。“不僅傳遞了光盤行動,還培育養成了一種文明用餐、節儉用餐的新風。”
奉節詩城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周友威也發現,近段時間以來,城市大街小巷多了很多熱心的志愿者,他們或站出來進行過斑馬線的文明勸導、或配合交警協調交通擁堵的情況、或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清潔衛生、或到鄉鎮(街道)及村(社區)宣講清潔家園垃圾分類的知識……
如今,在周友威的影響下,奉節詩城志愿者協會已發展會員近1000人,其中常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有300多人,影響了數十萬的奉節人參與并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周友威也因貢獻突出,榮獲重慶市最美志愿者稱號。
……
一時間,一種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在奉節傳遞開來,不僅彰顯了詩城奉節氣宇軒昂的氣質,更展現了三峽之城奉節的城市溫度和人文關懷。
“城市品質提升是整體性、系統性工程。”奉節縣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抓城市改造、城市管理能在短時間內讓一座城市變得有顏值,但一座城市要變得有內涵、有氣質,最重要的還是在于人的素質的提升,只有做到城市內在和外在的有機統一,城市品質提升才是真正有質量、有水平。因而,在城市品質提升中,奉節的鑰匙就是堅持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城市創文三位一體系統推進。
奉節“四大家”通過包街道、包鄉鎮等形式,實現文明創建掛帥、督導。同時要求全縣2萬余名機關干部,進入所在鄉鎮(街道)社區網格,實現一網定人、一網定崗,把文明創建落到實處落到細處。
同時,通過持續開展“五大創建活動”(“兩帶頭一促進”活動、“小手拉大手”活動、行業創建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引導活動),進一步培育市民文明素質,努力提升市民對創文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
在能力行業創建活動方面,比如出租車行業開展雷鋒的士的評選等等;在志愿服務活動方面,通過發揮志愿者作用,開展傳遞文明宣傳講解;在“兩帶頭一促進”活動方面,全縣黨員干部職工和全體中小學生“兩大群體”帶頭踐行奉節縣文明市民“十不公約”,促進廣大市民文明素質整體提升;在“小手拉大手”活動方面,通過學生帶動家長講文明、樹新風,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可限也”。抓好城市品質提升,按部就班不行,小步慢走也不行,必須要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擔當,大情懷,以人為本的宗旨,才能顯出一座城市的寬度和厚度、溫度和熱度、亮度和氣度。站在新起點,奉節正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