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改造最難是辦手續”
市民在小洋樓內參觀。小洋樓內一角,放置著留聲機和傳統家具。歷史建筑活化調查4本周,廣州日報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活化問題展開一系列調查,
市民在小洋樓內參觀。
小洋樓內一角,放置著留聲機和傳統家具。
歷史建筑活化調查4
本周,廣州日報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活化問題展開一系列調查,講述歷史建筑民宅修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典型的活化案例,給街坊提供盤活老屋的啟發。
據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廣州系統組織開展了歷史建筑普查和推薦認定工作,相繼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398處,第二批80處,第三批88處,廣州在歷史建筑保護工作上邁入嶄新階段。
然而,對于大多數歷史建筑民宅而言,修繕該辦理哪些手續?活化過程又需注意什么問題?為此,記者走訪廣州越秀區東山口一帶富含特色的小洋樓活化案例,希望借此帶來一些思考和討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碧君、申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有錢有技術,沒想到最難環節在辦各種手續”
在老東山的新河浦、龜崗一帶,600多棟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小別墅隨歲月存留至今,呈現出廣州現存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層院落式傳統民居群的獨特景象。其中,有的小洋樓因無人打理,展露頹敗氣象;也有的被精心維護,成為文化公共空間。
如今,越秀區東山口瓦窯后橫街上,一棟三層高的小洋樓在文藝青年心中悄然“走紅”,被貼上微型藝術館的標簽,成為不少文藝青年的拍照“勝地”。不過,小洋樓改造初期的一些問題卻讓承租者何林(化名)犯了難。
何林告訴記者,原本租下小洋樓,是希望改造成一個供藝術圈朋友往來交流的場所。接手時,院內雜草叢生、門窗破舊,除了整體框架,其他結構都要替換。“我們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了花階磚、木質扶手等,又加裝木趟櫳、滿洲窗,購置古器物和藝術品,既還原民國風情,又賦予其嶺南風情。”
何林說,房屋改造并不是最難辦的部分,辦理各項施工手續才是改造老建筑的最難環節。“辦理各項手續耗費我們了兩個月,時間和資金成本都大大提高。”
問題:手續繁瑣 審核復雜 活化路漫漫
何林介紹,他承租的東山小洋樓地處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內,修繕改造都有嚴格的監管。談及為小洋樓辦理施工手續,何林稱之為“摸著石頭過河”。
“雖然按著程序走流程,由于涉及的政府部門較多,且各項手續環環相扣,整整2個月時間都在東奔西跑遞交文件、獲取批文,實在是身心疲憊。”
他介紹,施工前,首先由文化部門審核建筑屬性,然后聯系規劃部門勘察房屋面積,隨后遞交一份由專業維修部門設計出具的裝修設計圖紙;接下來把維修規劃送往城管、規劃或城建等部門審批;下一步聯系規劃部門和一些具備相關資質的咨詢機構評定修繕等級等,然后再進行施工。然而,最終他還是“掛靠”在一家文化企業,才拿到相關的牌照。
在何林看來,廣州的老屋保護、活化的市場需求很大,但目前繁瑣的手續會“嚇走”一些業主或運營團隊的盤活熱情。他建言未來政府或可以簡化相關手續,辦事大廳甚至可以開辟新業務,打造“一條龍”服務。
專家:監管、指引仍需細化
從事文保工作多年、本土文化保育團體“古粵秀色”的創始人楊華輝也一直關注保護與活化歷史建筑問題,此前也曾在東山進行相關調研。他介紹,東山老建筑活化的程度已達60%~70%,持續市場化,逐漸形成整片建筑群活化的趨勢。“矛盾的是,目前活化老建筑的‘紅線’仍較模糊,指導、監管、政策仍然滯后。”
他舉例,一座老建筑被改造為咖啡廳或工作室的問題不大,但改造為民宿存在一定難度,需符合相關消防標準,準入門檻較高。
相關部門:
建議業主發揮主觀能動性
據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透露,在市國規委的牽頭下,多個部門聯動著手做試點方案。已就如何盤活歷史建筑、簡化手續等問題召開多次座談會商討對策,共同推進盤活歷史建筑工作。
他坦言,目前歷史建筑的盤活工作仍需要不斷摸索,慢慢理順整體發展思路。在不斷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建議業主發揮主觀能動性,也歡迎業內人士、專家、學者、市民給出好的建議,共同助力廣州保護、活化歷史建筑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