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張大伯以為自己中暑 卻確診為雙側亞急性硬膜下血腫
8月上旬,杭州的張大伯(化名)突然出現了雙腳不聽使喚,行走不穩的情況。當時連日高溫,一開始以為是中暑所致,所以張大伯并未在意。但沒想
8月上旬,杭州的張大伯(化名)突然出現了雙腳不聽使喚,行走不穩的情況。當時連日高溫,一開始以為是中暑所致,所以張大伯并未在意。但沒想到后續走路越來越困難,雙腿“哆嗦”個不停,張大伯開始擔心起來,趕忙預約了浙江省中山醫院骨傷科的門診。
沒想到,一進診室人剛坐下,坐診的骨傷科副主任醫師陳文生就問:“前段時間是不是頭部受過傷?”
“走路不穩,怎么問頭有沒有受過傷?” 張大伯一臉錯愕。陳文生解釋道,從張大伯的走路樣子看出,有很大概率腦中有出血。
一聽到腦中出血,張大伯妻子一下子慌了神,她告訴陳文生,張大伯上個月前出了個車禍,頭部有小磕碰,但當時做過頭顱CT沒出現異常。
聽聞此事,陳文生覺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再次給張大伯安排了頭顱CT檢查。檢查結果提示其腦中有大量血腫,確診為雙側亞急性硬膜下血腫。正是這些血腫壓迫了腦神經,才導致他出現了雙腳哆嗦的情況。且由于在家耽誤了一段時間,現在張大伯腦中出血量多,需立即住院接受手術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
張大伯兩口子聽了陳文生的分析后,當即決定住院接受手術。術中,陳文生從張大伯腦中引流了大約100ml的暗紅色血塊。
術后次日,張大伯便開始下床活動,術后第三天行走已無大礙,原本雙腳哆嗦的毛病也消失了。一周后,恢復良好的他出院回家休養。
陳文生介紹,慢性(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好發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大腦萎縮,讓硬腦膜的空間變大,導致大腦表面的血管更容易因為輕微碰撞而斷裂、造成出血。但這種血腫增大十分緩慢,所以一般多在損傷后3周以上,乃至數月才出現顱內壓增高和腦壓迫癥狀。臨床上,慢性硬腦膜下血腫表現為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部分患者會有癡呆、淡漠和智力遲鈍等精神狀態。
“硬腦膜下血腫初期癥狀不易被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硬膜下腔少量持續性出血,不斷壓迫大腦,這時才出現血腫壓迫癥狀和體征,早期患者很難發現該病。”他提醒,如果頭部輕微外傷3周后,出現了有頭痛、嘔吐、走路不穩等癥狀的,就需要提高警惕,注意是否有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可能,須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