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女子海底撈就餐時不幸身亡 “嗆食泡”究竟是什么?
福建莆田一女子9月8日在海底撈就餐時不幸身亡,雖然死亡原因目前還不明確,但根據現有信息推測,她很有可能是被食物卡住氣道窒息身亡的。此
福建莆田一女子9月8日在海底撈就餐時不幸身亡,雖然死亡原因目前還不明確,但根據現有信息推測,她很有可能是被食物卡住氣道窒息身亡的。
此事在網上持續發酵,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提出,該女子也可能是因為“嗆食泡”窒息的,該網友還針對“嗆食泡”作了科普:“嗆食泡,也叫飛揚喉,是指口腔內突然發生血泡,血泡發生于上腭。不管這個事件是不是因為這個,希望看到這條的朋友能多一個急救常識,吃飯突然窒息除了噎到,也可能是喉嚨突然長起大血泡,這種情況來不及送醫,只能立刻摳破。多一個人看到可能就多幫助一個人。”
這條信息被廣泛轉發,很多網友留言表示,第一次聽到“嗆食泡”這個詞;也有人說,自己就得過“嗆食泡”,非常危險,這時候要么趕緊扎破,要么抽一口煙含在嘴里,有奇效。
“嗆食泡”究竟是什么?網友說的處理方法是否靠譜?
專業詞匯里沒有“嗆食泡”一說 進食時突然窒息 首先要考慮氣管異物
浙大二院耳鼻咽喉科陳嘉主任醫師說,西醫耳鼻咽喉科專業詞匯里并沒有“嗆食泡”和“飛揚喉”這兩個名詞,但根據網絡資料信息,應該是口腔內突然發生的血泡,發生于上腭部。病因與嗜食辛辣厚味有關,或進食粗糙食物,不慎擦傷,或劇烈嗆咳引起黏膜下出血可能。如果短時間時血腫急劇增大,則會導致急性呼吸困難。
不過,理論上來說,因為喉嚨血泡引起突然窒息的概率是很低的。
陳嘉解釋說,吃東西時突然窒息大多還是因為急性氣道阻塞,特別是氣管異物引起的,從鼻腔到咽部再到喉部和氣管,整個氣道最狹窄的地方是在聲門部位。如果異物堵塞主氣道,則會突發像這次在海底撈就餐的這位女子這樣噎住無法呼吸的情況,首先考慮的肯定不是血泡堵塞,而是氣管異物可能。
氣管異物如果體積較大,就會把氣道堵死,空氣無法進出,人就處在缺氧狀態,是非常緊急和危險的。
“一般來說,人缺氧的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如果5分鐘內不能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那后果往往就比較悲觀了。”陳嘉說,遇到氣管異物,如果現場沒有任何急救設備,也要分秒必爭,除了呼救,最重要的是采取海姆立克手法處理。
咽喉血腫一般不會立刻引起窒息 不建議自己摳破、戳破
相比氣管異物,因進食引起的咽喉水腫或血腫(也就是網友說的“嗆食泡”)雖然也會讓人有呼吸不暢、悶堵的感覺,但因為主要在口咽部,通常不會立刻引起氣道阻塞,就近急診的時間還是充分的。
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建議大家自己去摳破、戳破,最好還是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處理。
“如果自己擅自處理,一來是可能有感染的風險,二來處理不好會惡心嘔吐,反而會引發其他問題。”陳嘉說,至于網友提出的“抽煙有奇效”,更是不可取,“如果還能抽煙,說明肯定還能透得過氣,不會立即窒息。這個說法沒有任何道理,香煙里含有的物質反而可能加重咽部炎癥,讓情況更嚴重。”
而且,突發咽喉水腫/血腫除了進食不當,也有可能是急性咽炎、會厭炎等引起的,這就需要及時就診,對癥下藥,才能有效緩解。
進食最好細嚼慢咽,避免情緒波動
兩類人群尤其要注意
陳嘉說,人的喉嚨主要有兩個功能——呼吸和發音,這兩個功能是矛盾的,無法同步進行。
老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從醫學上來講,吃飯的時候如果說話,尤其是情緒激動地大聲說笑,食物就很容易誤入氣道,導致人被“嗆噎”住。
陳嘉接診過一個小伙子,一邊吃番薯干一邊和朋友聊游戲,說到激動處猛吸一口氣,一下子就被番薯干給噎住了,好在一旁的朋友及時采用了海姆立克手法化險為夷,一番折騰后把番薯干咳了出來。
“相比治療,我們更建議大家提高預防意識。”陳嘉說,有兩類人群尤其要注意,一類是老年人,一類是3歲以下的小朋友。這兩類人的吞咽和嗆咳反射不敏感,氣道保護功能不夠健全,一旦發生嗆咳,很容易堵塞氣道,造成窒息,處理不及時甚至可能致命。
像3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建議喂食瓜子、花生、果凍,還有整個的車厘子、桂圓、葡萄等圓形食物,如果不小心囫圇吞下,很容易堵住咽喉或是氣道。
老年人則要特別注意糯米類的食物,比如糯米圓子、粽子、湯團等。
“有些悲劇是可以避免的,關鍵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陳嘉建議,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吃飯最好細嚼慢咽,避免情緒波動、大聲說笑。也要控制辛辣厚味食物及粗糙食物的攝入。萬一不幸發生氣道堵塞的情況,應第一時間呼叫急救電話,同時分秒必爭開展自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時前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