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不養一年白忙 做好秋分養生格外重要
暑褪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9月23日是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
“暑褪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9月23日是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時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易誘發感冒發燒、腸胃病及心血管等疾病。
俗話說:秋分不養,一年白忙,做好秋分養生格外重要。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張冰主治中醫師說,秋分是陰陽交替的關鍵節氣之一,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涼與燥”,對人體的影響非常明顯,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發。秋分養生,不妨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第一,飲食上要少辛增酸,防止燥邪傷肺。秋分之燥以“涼燥”為主,最易通過呼吸道侵襲肺部,容易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等不適,同時還會出現皮膚干裂、大便燥結等燥癥。因此,飲食上要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則。應該多吃酸味甘潤的果蔬,比如:百合、銀耳、淮山藥、梨、蓮藕、柿子、鴨肉、蜂蜜等。同時要注意,由于辛味發散瀉肺,因此,蔥、姜、蒜、韭菜、花椒等辛味之品要少吃。
第二,要適時增減衣物,不要過度“秋凍”。秋分節氣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大。衣物宜緩穿緩脫,穿輕薄保暖又不感覺熱的衣服。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外感風寒,注意保暖,以解秋燥。
雖然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但不要一概而論,年老體弱或本身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添加衣物,切忌受寒,導致疾病的反復。
第三,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暢。秋分時節,陽氣收斂,陰氣漸盛,經常熬夜,容易傷及人體陽氣,所以要及時調整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睡眠。
另外,“秋風蕭瑟”“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分萬物凋零常常令人頓生愁緒。此時應調整精神狀態,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刺激。
第四,增加戶外運動,以“收”為主。金秋時節,秋高氣爽,溫度適宜,適合開展各種戶外運動。積極運動可以放松身心、掃除抑郁情緒,但秋季運動總體上應該以“收”為主,以免損耗陽氣。盡量避免大運動量、出汗較多的運動,可選擇登山、慢跑、散步、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等。
第五,秋分時節,食療方不可或缺。面對秋燥,喝一碗有去燥滋潤的湯湯水水再合適不過,張冰特別推薦了兩款適合秋分時節食用的湯水。
1、川貝百合秋梨湯
適用人群:久咳燥咳、少痰,尤其是老年人燥咳、咽干、少痰者
材料:秋梨1個,川貝母6克,百合(干)15克,冰糖適量
做法:秋梨去核切小塊,與川貝母、百合、冰糖加水共熬
功效:生津潤肺止咳
2、沙參枸杞銀耳湯
適用人群:皮膚干燥、咽干、干咳、便秘者
材料:銀耳50克,北沙參15克,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浸泡后清洗撕成小朵,北沙參洗凈,加入冰糖,加水共同熬煮30分鐘
功效:滋陰潤肺、養胃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