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山洞爆破技術工 不僅連爬樓梯都困難還需靠呼吸機入睡
進入秋季,氣候像小孩子的臉一樣變化多端。除了忽晴忽雨的天氣,還有一樣惱人的癥狀也讓不少人措手不及——脾胃不適。突如其來的腹痛,不合
進入秋季,氣候像小孩子的臉一樣“變化多端”。除了忽晴忽雨的天氣,還有一樣惱人的癥狀也讓不少人措手不及——脾胃不適。突如其來的腹痛,不合時宜的口臭,甚至稍微吃點東西就會出現腹瀉,令人尷尬卻又痛苦不已。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足以證明脾胃對于人體的重要性。經歷了一個夏天的“生冷炸彈”,調理脾胃正當時。
養肺還需先養脾胃
今年70歲的老方(化名)年輕時是一名山洞爆破技術工,因為長年生活在潮濕、充滿粉塵的環境,不僅患了塵肺病,還時常咳嗽。咳嗽得厲害時,不僅連爬樓梯都困難,還需靠呼吸機入睡。
5年前,他滿臉痛苦地走入浙江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曹海軍的門診尋求幫助。曹海軍用了幾味中藥先替他去除了脾胃里的水飲,再調理肺部。漸漸地,老方感覺自己的咳嗽好轉,之前爬兩步樓梯都感覺吃力,現在抱著外孫上上下下都不覺得累。
治肺護肺前,為什么要先調理脾胃?曹海軍介紹,秋季在五行上對應的是“金”,“金”與五臟相對應的是肺,所以秋季宜養肺。但是肺非常嬌弱,不僅怕熱、怕寒,還怕濕、怕燥,直接補肺很不好補。中醫認為“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五行上講“土能生金”,而脾胃屬“土”,所以脾胃是肺的“母親”。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脾胃養好了,氣血就化生出來,肺氣就充足,人體抵抗力就增強,等到寒冬到來的時候,身體就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害。
“我們的胃就相當于一個‘鍋爐’,攝入的食物都需經過胃的蒸騰汽化才能被人體所用。若胃寒脾虛,胃部就難以運化,消化動力也隨之減弱,容易將水分形成痰、濕氣等淤積在體內。所以養好脾胃‘百病無’,不僅是秋季需要調理脾胃,一年四季都要保護好。”
脾胃喜暖惡寒,調養好脾胃要這么做
元代名醫朱丹溪認為“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這是因為古代物資匱乏,相當多的人存在營養不足。
曹海軍認為,現代人因為物質生活豐富,很多人都出現了營養過剩的現象。加上日常嗜食生冷寒涼的食物、不規律作息、濫用抗生素等,現代人體質恰好與古人相反,出現“陰常有余,陽常不足”。人體陽氣不足時,脾胃對食物的運化作用就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對人體健康很不利。
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人飯后腹脹、大便溏泄,這都是脾胃虛的表現。曹海軍表示,脾胃是喜暖惡寒的器官,日常在護養脾胃時,除了要吃熱食、少喝冷飲,還需做好以下幾點:
·飲食不宜過飽
日常攝入食物時不宜過飽,尤其是晚餐,攝入過多的食物后會加重脾胃功能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人體長期新陳代謝異常,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高血糖等疾病。
·注意日常保暖
老話常說“春捂秋凍”,秋天適當凍一下有助于冬季更好地耐受嚴寒。《黃帝內經》里講“形寒飲冷則傷肺”,長期地露腳踝、肚子等極易受到寒邪侵入的地方,就會損傷肺部、脾胃。建議過了白露節氣不露身體,過了寒露節氣不露腳。
·運動不宜劇烈
中醫認為“春生秋收”,秋天氣候逐漸收斂,適合休養生息,不適宜做劇烈的運動。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例如瑜伽、慢跑、散步等,促進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多食白色食物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秋季與白色相關。所以適當增加白色食物,對養肺潤燥、調理脾胃有所幫助。可食用山藥、銀耳、豆漿等“白色”食物,健康平安度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