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在科學的源頭(厲害了,中國科技)
工作中的唐本忠。 資料圖片不怕摔、顯示屏可隨意彎曲;敏銳跟蹤,讓癌細胞無處遁形……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可大大加速這些神奇功
工作中的唐本忠。 |
不怕摔、顯示屏可隨意彎曲;敏銳跟蹤,讓癌細胞無處遁形……“聚集誘導發光”(AIE)材料,可大大加速這些神奇功能變為現實的過程。
17年前,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唐本忠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聚集誘導發光”(AIE)——這項中國人改寫光物理課本的發現,開辟了具有原創性和國際引領性的基礎科學研究全新領域。這一成果獲得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發光材料聚集后性能降低曾是制約研究的魔咒
日常生活中,發光材料應用非常廣泛。比如,以熒光粉為代表的發光材料,是目前照明和顯示技術的核心材料。紙幣及證件等采用的印刷防偽技術,采用的則是特殊油墨在紫外光照射下發出熒光的特性。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發光標記材料探索的深入,它的應用已進入高靈敏生物檢測、成像和診療等領域。唐本忠說,熒光成像技術因其高靈敏、無損、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廉等優點,越來越多地被用于癌癥早期診斷中。
制備發光性能優異的先進材料,一直是科學家的追求目標。然而,很多發光材料只有在溶液中才有較高的發光效率。早在20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就發現,發光分子在稀溶液中可高效發光,但在濃溶液中或聚集態下,發光能力大大減弱甚至消失,這就是傳統的“聚集猝滅發光”(ACQ)現象。
就像一個魔咒,ACQ現象讓發光領域的研究者大為撓頭。“發光材料通常在聚集態或者固態下使用。例如,在有機發光二極管中,發光材料往往被制成固態薄膜;在作為生物探針使用時,發光材料往往會自聚集成納米粒子。在檢測水中的有害物質時,由于所用的有機發光材料多是憎水物質,所以在水中難免會發生聚集。ACQ現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發光材料的應用范圍。”唐本忠說。
ACQ現象就像有機發光材料的“阿喀琉斯之踵”,科學家一直試圖尋找克服它的方法。
唐本忠介紹,簡單的方法是將發光材料摻雜到基質中,從而降低它的濃度,減弱其聚集程度。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摻雜分子會從混合物中分離,導致器件的發光性能下降。另外一些方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有機發光材料聚集,但成本高、制備過程繁瑣。“聚集是分子的一個自發的自然過程,通過各種物理或者化學手段抑制這種自然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種種負面效果。”
分子越多,發光能力反而越弱,怎么辦?那就避免讓它們聚集在一起,這正是大多數科學家研究的方向。為提升應用效果,人們只能盡量讓有機分子聚集后發光效率降低得少一點。
原創概念開辟有機發光材料新領域
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分子自發的聚集過程來提高發光效率?
2001年,唐本忠和他的學生在實驗中,意外發現了一種與ACQ截然相反的現象,即分子在聚集狀態下發光反而更強。唐本忠把這一現象定義為AIE,從而推開了發光材料領域一扇全新的大門。
為什么這些有機分子在聚集態下能高效發光?經過大量實驗驗證和理論模擬研究,唐本忠團隊闡述并證明了AIE的工作機制,即分子內運動受限。
“簡要地說,ACQ和AIE分子的結構有本質的不同。ACQ分子大多具有大的平面稠環結構,這類分子在分散態能高效發光。而AIE分子基本都擁有很多與中心結構單鍵連接的芳香環,呈現螺旋槳狀結構。當這些分子在聚集態或者固態時,分子之間不能很好堆積,但芳香環的旋轉或振動受到限制。分子不能夠進行機械運動時,非輻射衰變的通道就被封住了。能量需要找到另一個途徑散發出去,于是就產生了明亮的熒光甚至磷光。”唐本忠說。
越是聚集、越能發光,變身后的分子“性情大變”。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傳統的ACQ分子像一群驍勇戰將,可集合在一起反而會互相掣肘,無法展現1+1=2的力量;而AIE材料則像多組列兵方陣,越是靠近就越是聲勢浩大。
AIE開辟了有機發光材料的新領域,是我國科學家原創和引領的研究前沿。據了解,全世界已經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0家科研機構的科學家進入該領域,所發表的論文總引用次數已經超過10萬次,近兩年每年新增的SCI級相關論文數均超過1000篇。
2016年,AIE材料及相關研究先后被英國《自然》雜志、美國權威媒體進行亮點介紹,AIE納米材料被認為是“支撐即將來臨的納米光革命的四大納米材料體系之一”。
“概念創新是科學追求的圣杯。”唐本忠說,歷史證明,原創概念可以引領前沿、開辟新領域。業內專家表示,AIE研究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未來甚至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將在光電、傳感和醫療等領域服務生活
AIE提供了一條解決發光材料聚集后性能降低的途徑,這一新概念并沒有停留在實驗室。
過去10多年來,一系列在實驗室合成的AIE材料接踵而至,拉近了人們幻想中的奇妙材料與現實的距離,展示了它在光電器件、化學傳感、生物監測和成像等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
效率高、耗能小、易加工、韌度高的顯示屏一直是產業界的探索方向。唐本忠團隊正在將AIE材料應用到有機發光二極管方向,以期制造出屏幕薄、不怕摔的柔性顯示屏。
在醫學、工業和環境領域,需要監測各種物質的含量。如,工業生產中某種離子和廢氣的濃度控制,空氣質量監測等。AIE材料對某些化學物質有很強的特異性識別,例如,在稀溶液中無熒光的某種AIE化合物只會與某種特定離子作用,從而聚集并“點亮”,成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
此外,由于AIE分子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敏感,如壓力、溫度、pH值等的變化都會通過影響聚集程度而對發光帶來影響。如此,可以利用AIE化合物檢測環境,比如,河水pH值、污染物成分和濃度等的變化。
目前,用于追蹤細胞的商業化熒光探針不僅成本居高不下,而大量使用時,還會出現ACQ現象。微量使用雖然可以防止熒光猝滅,但在多次光學掃描后容易出現光漂白現象,從而導致熒光信號消失,難以滿足細胞器或活體體內的監測和成像需要。
唐本忠介紹,AIE材料擁有制備成本低、用量靈活度大、光穩定性高等優勢,日后有望成為人們觀測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據介紹,團隊已經在活體動物上進行了實驗驗證,今后將聯合醫學專家、生物學家、產業界進行更多探索,改善AIE材料性能,推進產業化應用。
“AIE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我相信人們將開發出更多、更新穎的AIE材料,讓科學成果服務人們生活。”唐本忠對未來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