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數字化“毛細血管”,中醫藥的產業變革之路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滲透,我省緊跟時代步伐,提出構建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核心產業、數字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滲透,我省緊跟時代步伐,提出構建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核心產業、數字融合應用、數字治理能力、數字生態體系“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中醫藥同樣正面臨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產業變革。
“數字化產業平臺”助力中草藥種植產業升級。加大數字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互聯網建設,逐步實現中草藥種植的規范化、精細化、數字化。著力強化初加工、倉儲、精加工等環節,進行規范化、智能化管理,降低傳統倉儲加工帶來的損失。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幫種植戶和藥企、藥店等渠道牽線搭橋,做好商貿交易和金融服務。
“數字化毛細血管”助力傳統中醫藥下基層。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普遍提升,特別是基層人民對健康保健與疾病預防的認識隨之完善,這也成為我國醫藥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然而實踐中,中醫藥供應體系鏈條過長,單靠藥企、醫療機構的單打獨斗,很難讓優質藥品和服務全面覆蓋到基層市場,這就與人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需求不相適應。有些產品甚至要經過多道程序,才能走到患者面前,過多的中間商,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不利于全鏈條醫藥服務生態體系的構建。在國家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大背景推動下,藥品流通行業、醫療服務行業與互聯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中醫藥應精準回應社會需求,打通數字化“毛細血管”,建立包含藥企、藥店、醫生、保險、患者等主體的醫藥健康生態圈,建成虛擬藥店網絡和網絡醫療平臺,覆蓋我省絕大部分地區,輻射省內億萬中醫藥需求群體。
“數字化AI模式”助力中醫藥服務變革創新。數字化技術為中醫提供了可靠的技術驅動力,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中醫智能健康管理系統。通過AI系統的介入,對傳統中醫的“問診”“面診”“舌診”進行智能化改造,將傳統的“望聞問切”轉化成數字信息。再通過人工智能算法,模擬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提出針對性的調理方案。在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方面,通過逐步推廣、建立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進行健康數據全面監測,使大家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實現常態化、可視化與規范化,特別在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孕產婦保健、兒童調制等方面拓展服務。
“數字化商業模式”助力中醫藥產業躋身大健康領域熱門賽道。隨著都市生活各種壓力的增加,眾多年輕人開始尋求中醫養生之道,中醫藥已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醫養生”“艾灸”等中醫藥專有詞匯已經成為健康關鍵詞。應當及時把握青年群體迸發“中醫情”的關鍵時機,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保健養生方面的特色優勢,在中醫藥產業運營中加快數字轉型和商業模式創新,深入推進價值重塑、業務重塑、組織重塑、精神重塑,拓展傳統中醫所關注的人群范圍,努力使中醫藥成為年輕人心目中可信任、可選擇、可持續關注的領域。
“數字化監管模式”助力中醫藥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轉型。數字賦能中醫藥治理的精準化、精細化和智慧化,是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措施。政府和醫療機構要強化大數據意識,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打造反映群眾真實中醫藥服務需求以及中醫藥服務參與各主體運行情況的信息平臺,通過建立“互聯網+網格化”基礎數據管理平臺,開辟中醫藥服務需求征集反映渠道、投訴及建議渠道,有效收集、回應和疏導民意。通過數據研判、管理與服務,推動我省中醫藥治理手段由“管控”向“智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