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畫好同心圓 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2017年12月28日,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泉山派出所民警走進轄區市第十九中學網絡教室,引導學生文明上網,拒絕不良網絡信息。人民圖
2017年12月28日,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泉山派出所民警走進轄區市第十九中學網絡教室,引導學生文明上網,拒絕不良網絡信息。人民圖片發
在中國,網上網下的同心圓正在形成。
同心圓的關鍵是“同心”。習近平說,什么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畫好同心圓,既需要提高在互聯網時代的執政能力,更新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需要通過綜合治理體系管好、用好網絡,更需要引導和影響輿論,凝聚起網絡空間的正能量,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暢通民意渠道
很多四川成都市民發現,一年多來,與政府互動溝通的渠道更便捷了。2016年底,成都市網絡理政平臺開通,這一平臺不僅成為市民參政議政的互動平臺,也為當地領導干部“網上訪民意,網下解民憂”提供了便捷通道。2017年,平臺共處理群眾來電來信236萬件,群眾滿意率達到86.7%。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當地的人民議政網對老百姓“有問必答”,每條帖子都能得到相關政府部門一對一的回復和處理,得到了百姓信任。
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
近年來,通過網絡互動渠道建設,中國社會自管理與政府的公共管理實現深度融合。除了政府外,主流媒體也積極打造政民互動平臺。2014年上線的人民日報客戶端政務發布廳,集合了各地黨政機構入駐,網民可以從中獲取政府公開信息、享受網絡政府服務、進行網絡民主協商。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指出,能否跟著民眾上網,不僅僅是姿態問題,更是能否找到真實民意、有效履行職責的問題。人上網,民意就上網,社會情緒也上網,輿論場隨之移到網上。能不能有效引導,有沒有主導能力,直接反映為黨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執政能力,反映著領導干部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進而折射出黨是不是和能不能保有先進性與創新能力。
凈化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要想畫好同心圓,離不開網絡空間的建設和維護。習近平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近年來,依靠頂層設計與機制創新,中國逐漸建立起完備的網絡安全“法網”。
2017年6月,《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網絡安全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框架性法律。業內人士認為,該部法律是中國在網絡安全立法領域跨出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大步,標志著中國網絡安全進入全新階段。
此外,《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新技術新應用安全評估管理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內容管理從業人員管理辦法》以及“微信十條”“賬號十條”“約談十條”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陸續頒布實施,構建起互聯網運行和管理秩序。
與建章立制并行的,是整治網絡謠言、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色情的系列行動。在“凈網”“秋風”“護苗”等專項整治行動中,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微博賬號、QQ群、微信群組等被依法關閉。網絡詐騙、非法獲取和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遭到依法打擊和懲戒。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評價說,中國互聯網治理日益呈現出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良性互動、協同治理理念和格局,科學回答了在中國這個網絡大國如何凝聚共識、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的重大課題。
凝聚網絡共識
很多人還記得,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結果公布后,網絡上掀起了“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熱議。這一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的專題,為網民理性表達愛國熱情、傳遞中國聲音提供了渠道。
網民大多是普通群眾,觀點和想法五花八門,由此形成眾聲喧嘩的網絡輿論生態。對于網絡輿論,習近平指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
畫好同心圓,需要凝聚網絡輿論的正能量。在人人都可以發聲的環境下,如何及時引導輿論走向、紓解輿論焦慮,考驗著網絡治理能力和水平。
公方彬認為,要解決網絡世界的亂象,根本在于網民走向成熟,而成熟過程離不開引導和啟蒙。對網絡批評,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出于善意的批評和監督,不論是和風細雨還是逆耳忠言,都要積極聽取、真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