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拍了10萬張照片,這個“杭州傘”火了
你們先走,我再去拍幾張,機會難得!4月上旬的一天,遠遠看到亞運會乒乓球館幕墻上掛著四個蜘蛛人,廖雄示意同行的攝友們先走。他背上剛放下
“你們先走,我再去拍幾張,機會難得!”4月上旬的一天,遠遠看到亞運會乒乓球館幕墻上“掛”著四個“蜘蛛人”,廖雄示意同行的攝友們先走。他背上剛放下的相機包,又跑進了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
“閑不住”是攝友對廖雄的印象。5年來,在杭州市拱墅區文聯工作的廖雄已經為這個公園拍攝了十萬多張照片。他的鏡頭中,留住了公園從無到有、園中場館從矮到高的一幕又一幕,也定格了市民游客在這座美麗的“城中公園”盡情賞玩的溫馨。
“亞運會與我們每位市民都相關。”廖雄說,看著公園一步步建成,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點點長大。
拱墅運河體育公園內兩大亞運場館——乒乓球館、曲棍球館,一個酷似玉琮,一個宛若油紙傘。
“從我家客廳看出去,就是這把著名的‘杭州傘’。”廖雄從電腦上調出一張照片給記者看。他笑說自己“近水樓臺”,住在公園旁。“想去拍照,走兩步就到了。”
2017年春天,他為拱墅運河體育公園拍下第一張照片。當年3月,乒乓球館原是一片苗圃,油菜花黃燦燦一片。幾個月后,拱墅運河體育公園地塊開啟蛻變之路。
廖雄是拍攝者,也是親歷者。5年來,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重要事情,他大多沒有錯過——2021年1月,“杭州傘”穿外衣;2022年4月1日,亞運會誓師動員大會現場,熱情舞動……
他是個有心人。一個尋常日子,工程正在建設中,廖雄為自己定了24個鬧鈴,24小時,一小時一個。“我對著工地定好一個角度,到點了就去拍一張,最后拼成一張圖。”作品《工地24小時》,在一張照片中“印刻”了公園的白晝與黑夜,非常難得。
除了公園和場館建設,廖雄的另一拍攝主題是亞運人物,“人物影像,尤其能夠表達溫情和美好。”
廖雄的快門,記錄了很多亞運建設者的身影。他緩緩滑動照片,向記者一一講述畫面背后的故事。
20多位披著透明雨衣的工人,正在細雨中開足馬力趕工。當時,這個畫面觸動了廖雄,于是趕緊拿起相機拍了下來,“這么多人在為亞運作貢獻,記錄他們的點滴十分有意義。”
“看,工人們正在一點點編制亞運夢。”說著,廖雄又調出一張作品。這是他站在乒乓球館內,從下往上仰拍的場景。畫面中,幾位建筑工人正在搭建鋼架,整個框架仿佛一張巨大的網。
“當然,公園落成開放后,更受益的還是周邊居民,我拍的是老百姓的公園,是為我們自己拍攝。”廖雄說,隨著公園人氣越來越足,自己開始把更多鏡頭對準來游玩的市民身上。
每到周末,閑不住的他就會背起相機在公園里穿梭,一邊漫步一邊拍攝。
看到一家三口在草地上鋪上一塊野餐墊,歡聲笑語陣陣,“咔!”;雙胞胎小朋友一人拿個彩色風車,開心“比心”,“咔!”;穿著摩登的情侶路邊騎車,很是拉風,“咔!”……
仔細觀察,便很容易發現,廖雄的作品大多自成體系。他常圍繞著一個主題跟蹤拍攝數年,拱墅運河老街印象、機修車間數十年間……“變遷”二字,貫穿始終,亞運系列更是如此。
翻看廖雄的亞運相冊時,一段12秒的視頻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我觀察到工地隔幾天有變化,就去按一下快門,把拍到的100多張照片拼了起來。”為了更連貫地記錄公園“換裝”全過程,廖雄在客廳的窗邊支了個機位,用膠水把三腳架固定起來,專門用來延時拍攝。掐著手指頭算算,這組照片前后拍了三年。
“攝影師應該做時代變化的記錄者。在攝影的時候,我會把時間軸拉長、拉遠。”廖雄說,亞運會是浙江的大事情,很榮幸能為亞運會留下一些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