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背后: 這類產品被曝“近期賣得很好” ,適合什么人投資?
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背后:這類產品被曝“近期賣得很好”,適合什么人投資?,壽險,儲蓄型,年金險,保險公
試想一下:
去銀行買銀行理財,客戶經理積極推薦的卻是保險產品……
【資料圖】
對于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多少有點反感?
然而眼下似乎不同了。
有銀行客戶經理直言:“最近我們銀行帶儲蓄性質的壽險產品賣得很好。”
這究竟怎么一回事?儲蓄型保險咋忽然成了“香餑餑”?它又適合哪些人投資?本期3分鐘就來分析下。
一、什么是儲蓄型保險?
儲蓄型保險,是一種既具有傳統保險的保障功能、又能獲得儲蓄收益的產品。
我們常見的主要有兩類: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
增額終身壽險是一種保額可以不斷增加的終身壽險,它不僅有身故保障,還可以通過“減保”的方式部分領取保單現金價值。
至于年金險,簡單的說是先交給保險公司一筆錢,到合同約定的時間,保險公司再按年或按月給付一筆金額固定的錢,直到保險期滿或被保人身故的一類產品。
整體來看,儲蓄型保險主要有三大特點:安全、收益穩定及保障功能。
安全方面,買儲蓄型保險,會和相關保險公司簽訂合同,監管和法律上會給予層層保障。
收益方面,儲蓄型保險可以鎖定長期利率,什么時候給錢,給多少錢,怎么給,都會明確寫在合同里。
保障方面,增額終身壽險就不用多說了。年金險往往也會附加身故保險、殘疾保險、醫療保險等保障。
二、儲蓄型保險為啥眼下這么火?
這事得從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說起。
據不完全統計, 4月以來已有約20家中小銀行下調了存款利率。
比如,某農信社公告稱自4月8日起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掛牌利率由2.25%、2.70%和3.30%分別調降至1.90%、2.40%、2.85%。
央行給出的回應是:此輪主要是上次沒有調整的中小銀行補充下調。
啥意思呢?
回看2022年,銀行有過兩輪調低存款利率潮,分別是4月和9月。具體到9月的一輪。鑒于當年8月LPR下調,六家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率先下調了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隨后其他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中小銀行跟進,而眼下則是當時“未動”的中小銀行“補降”。
這事對于普通人的影響很明顯,我們以“10萬元定存1年”來簡單算個賬。
假設某銀行將“1年期定存利率”從原來2.25%調整成了1.9%,那么:
調整前一年利息為2250元
調整后則為1900元
利息比以前少了350元
也就是說,銀行存款的吸引力會下降。
為此,很多習慣存銀行定期的小伙伴開始積極尋找投資替代品。
然而2022年基金市場虧損嚴重。據相關統計(天相投顧),截止3月31日,共15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2年年報,公募基金合計虧損14547.80億元,為近三年同期數據中首次出現虧損。
銀行理財的同期表現也不理想。數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7.65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2.94萬只,平均收益率2.09%。
這就給了儲蓄型保險表現的機會。比如增額終身壽險,目前大多數產品的長期內部收益率接近3.5%。這個收益率,在存款利率不斷降低,基金、銀行理財波動加大的背景下,吸引力可謂大增。
三、什么人適合買儲蓄型保險?
敲黑板時間!
站在理財的角度,儲蓄型保險有一定的優勢沒錯,但并不適合小伙伴隨意投資。
首先,它不適合持有短期理財規劃的人。
儲蓄型保險的靈活性較差。
增額終身壽險雖然可以減保取現,但是現金價值通常要在幾年后才能超過已繳保費;而年金險則要到約定時間才能領錢。
換句話說,這類產品更適合有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規劃的資金參與。
其次,它不適合資金不充足的人。
購買了儲蓄型保險,在繳費年限內一般每年都須要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且往往還有最低保費的要求。
這會給資金不充足的人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那么反過來究竟什么人適合買呢?
簡單的說,如果你手頭有一筆長期規劃明確的資金,覺得把錢存銀行利息有點低同時買理財產品又怕擔風險,這時候就可以儲蓄型保險作為備選購買產品。
最后3分鐘還要提醒的是,儲蓄型保險歸根究底是保險,相關條款會比較復雜,因而上車前除了關注收益情況外,還要仔細研究附帶的保障功能是否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