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新工體新科技,給你不一樣的觀賽體驗
“碗形”看臺設計、多功能鋼結構罩棚、智慧觀賽系統……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工體實現了華麗變身,場館舒適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都芃
5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2023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第7輪比賽中,北京國安隊主場以1比0戰勝南通支云隊。北京國安隊迎來在改造后的北京工人體育場(以下簡稱工體)的首個主場勝利。
【資料圖】
2020年8月初,工體開始改造復建。此后的900余天時間里,它把自己“藏”在施工圍擋里,醞釀著一場脫胎換骨的變身。
當施工結束,工體再次亮相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位今年64歲的“老朋友”仍然是那副熟悉的模樣,但“內心世界”卻已“返老還童”、煥然一新。
“碗形”看臺設計、多功能鋼結構罩棚、智慧觀賽系統……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工體實現了華麗變身,場館舒適度得到了極大提升,讓每位觀眾獲得更加沉浸式的觀賽體驗。
看臺由“盤”變“碗”
拉近觀眾與賽場距離
“傳統外觀、現代場館”——這8個字是工體改造復建中明確的設計理念。從觀眾角度出發,這要求既需使公眾在看到“新工體”時倍感親切、傳承共同記憶,同時又能夠讓公眾享受到最具“國際范兒”的現代觀賽體驗。
在“復原”老工體風貌特色方面,項目設計團隊對老工體的施工圖紙和相關檔案文獻進行了深入研究,力求最大程度還原1959年工體初建時的歷史風貌,確保工體“歸來”時,它還是那位讓人們感到熟悉又親切的“老伙計”。
有傳承,更有創新。
在“傳統外觀”得以保留的同時,當人們走進工體的“內心世界”時會發現,這是一座完全能夠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現代場館。其中,最大的創新變化就是,看臺結構由“盤形”變為“碗形”。
中赫工體(北京)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老工體為兩層“盤形”看臺結構,如今則升級為了四層“碗形”看臺,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公眾的觀賽體驗。
新工體的四層“碗形”看臺分別由首層、二層、包廂層和最頂層看臺構成,無論身處哪層看臺,觀眾們都可以360度無死角地觀看到場地內每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
改造為“碗形”看臺后,新工體東西看臺和南北看臺兩側與場地之間的距離都較之前縮短了許多,大大拉近了觀眾與賽場的距離。
“新工體東西看臺與場地之間的最小距離是8.5米,這符合國際足球聯合會的要求,工體在改造時就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坐在這里,隊員們和替補席交流的聲音,他們的表情甚至額頭流下的汗珠,都可以聽得、看得相當清楚。”中赫工體(北京)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南北看臺兩側與場地之間的最小距離也只有10米,因此當賽場上的球隊進攻或者防守時,可以給坐在南北兩側的球迷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水平距離變短,但垂直距離卻有所增加。
“碗形”看臺的最高層相當于10層樓的高度,從這里俯瞰工體,包括賽場、觀眾席在內的景色盡收眼底。
“在最頂層看臺觀賽,與在首層看臺觀賽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敝泻展んw(北京)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除了看臺結構發生改變,改造后的6.8萬個工體座席在舒適度上也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相關設計團隊對看臺上每個座位的大小以及座位的間隔距離,都進行了針對性調整,盡可能使不同身材的觀眾都有舒適的觀賽體驗。
不僅看臺增高了,球場也下沉了。
新工體在球場草坪以及替補席區域采用了下沉式設計,并且將熱身區域由過去的球門后側改為替補席一旁,這同樣是為了對標世界一流球場設計。
經過這番改造后,當球員熱身時,坐在看臺前排的觀眾會有更強的沉浸感,他們將有機會近距離看到熱身隊員從眼前一個個走過,看清他們的一舉一動。
加裝鋼結構“帽子”
為觀眾遮風擋雨
冒著風雨為支持的球隊吶喊助威,曾經是工體球迷引以為豪的景象。在此次工體改造復建項目中,設計團隊給新工體“戴”上了一頂“帽子”——鋼結構罩棚,其除了能夠為球迷們遮風擋雨,還具有融雪、排水、光伏發電、泛光照明等9大功能,全方位提升了觀眾的觀賽體驗。
為了給新工體“戴”上這頂“帽子”,在設計階段,項目團隊頗費了一番功夫。
為了盡可能貼近老工體建筑風格,設計團隊希望這頂“帽子”并不影響整體呈現效果。
“原則上我們要求當人們在工體附近走動時,最好看不到體育場上面的罩棚。這就要求罩棚的高度不能太高,進而對整個罩棚的結構形式提出了很高要求?!北本┙üぜ瘓F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總工程師王猛說,為了實現這一效果,罩棚的部分透光材料選取了聚碳酸酯板,其重量只有同尺寸玻璃的1/3—1/4。這種材料能夠降低對罩棚鋼結構的要求,從而降低罩棚高度。
罩棚安裝同樣考驗著施工團隊。
鋼制罩棚總重量約1.64萬噸,由架設在看臺上方的內環梁和場館主體混凝土結構頂端的外環梁組成,中間由起到支撐作用的徑向主拱和次梁相連接。為了把這頂“鋼帽”“戴”上去,施工團隊采用了高空散拼的方案。團隊將5000多噸的內環桁架分為23個單元,每個單元先在地面進行散拼,再進行分段吊裝,就好比在空中“搭積木”。
為了實現這一構想,施工團隊啟用了堪稱吊裝裝備中的“巨無霸”——1250噸履帶式起重機。同時,為了克服冬季施工的低溫焊接難題,項目團隊提前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進行了多次實驗,引進電磁感應加熱器,通過傳遞磁場勢能使工件自身發熱,保證焊件溫度穩定,解決了寒冷天氣下的焊接難題。
最終,經過54個晝夜的吊裝施工,由23榀內環桁架拼接而成的鋼制罩棚實現閉環,這頂“帽子”巧妙地“戴”在了工體的頭上。
如此大費周章設計安裝的罩棚,其功能遠不止遮風擋雨這么簡單。
如罩棚頂端安裝有光伏玻璃,每年能夠發電近30萬度。罩棚內部還鋪設了發熱電纜,在北京冬季下雪后能夠快速將雪融化,避免過多積雪對其產生負面影響。
在采光細節上,罩棚的設計更是精益求精。觀眾席上方的罩棚幕墻透光率為60%—70%。
“我們考慮到夏季光照強,如果透光率過高,觀眾處在高強度日曬下,觀賽體驗不好?!蓖趺徒榻B道,不過在靠近草坪的部分,罩棚的透光率則在90%以上,因為草坪生長需要陽光。
除了能夠改善光照環境,罩棚對于體育場內的聲音環境也有顯著改善。
例如,老工體在播放聲音時會產生較大回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項目團隊在罩棚下設置了三角形的吸音格柵,其中布滿孔洞,孔洞中塞有類似于吸音棉的材料,當聲波傳過去時,能夠被大量吸收,避免產生反射造成回聲。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體育館后續承辦各種高水平比賽、演出的需要,施工團隊對罩棚的照明系統也進行了全新設計,其能夠呈現七彩照明效果,可以配合場地進行一系列燈光秀等。
打造智慧系統
讓觀賽體驗更多元
除了升級改造硬件設施,新工體還致力于為觀眾帶來更加“智慧”的觀賽體驗。
未來,隨著各方面運營條件逐漸成熟,當觀眾駕車前往工體時,可以提前通過智慧觀賽系統——工體App對其預訂的座位、人員信息等進行標注,從而可提前預定地下停車場車位。
觀眾駕車出發后,這套智慧觀賽系統還將啟動全新導航系統,新導航系統可以精確到建筑物內部的具體位置,當觀眾的車輛進入停車場后,導航便會引導觀眾將車輛停入預定位置。而當觀眾下車步行進入場館時,該系統還可以在手機端的平面地圖上疊加增強現實(AR)導航信息,觀眾通過移動端查看AR實景導航,在屏幕上獲取貼合道路的精準路徑指引,最終到達指定座位,實現從家里沙發到賽場座椅的全程觀賽智慧化。
而在比賽進行時,觀眾的觀賽體驗也會更加多元。因足球比賽場地較大,固定位置很難欣賞到全部的精彩畫面。
未來,工體還將引入多視角觀賽系統,觀眾可以通過手機端與現場多機位信號聯通。該多視角觀賽系統能夠自動為觀眾手機捕捉到賽場最佳的運動畫面,實現現場觀賽與電視特寫鏡頭之間的自由切換。
與此同時,借助這套智慧觀賽系統,可以對球場上運動員的比賽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球場畫面也可以進行實時回放和實時轉播。場館內安裝的OTS光學追蹤系統能夠實時分析運動員的跑動距離、速度、加速度、隊伍陣型等,讓觀眾第一時間全面了解球隊的各項數據,更加直觀地感受比賽。
此外,改造后的工體還具備GLT球門線技術、REPLAY視頻采集回放等科技系統,使觀眾的觀賽體驗實現全面智慧升級。
中赫工體(北京)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靳飛表示,新工體將打破線上單一消費場景,探索元宇宙虛擬體驗。他們創立了工體元宇宙生態聯盟,基于體育、文化等應用場景,賦能工體成為全球首家以“數字和實體融合體驗消費”為核心競爭力的特大型城市公園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