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取得的成就有哪些?醫療改革第一階段的特點是什么?
一、農村醫療改革的最新政策目前尚未接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改革的通知,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
一、農村醫療改革的最新政策
目前尚未接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改革的通知,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到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基本覆蓋農村居民”,“從2003年起,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以外的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醫療補助資金,地方財政對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補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農民為參加合作醫療、抵御疾病風險而履行繳費義務不能視為增加農民負擔”。
二、關于醫療改革取得的成就
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于日內瓦正式召開
2012年5月23日中午,在第65屆世界衛生大會 “共享巴西、中國和印度的初級衛生保健改革成果”研討會正式召開。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艾蒂安(Carissa F、 Etienne)主持會議,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西太區辦事處執行主任申英秀(Shin Young-Soo)等約160人參加了研討會。
陳竺發表重點講話,介紹中國農村衛生改革發展現狀
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衛生部部長陳竺、巴西衛生部副部長巴博薩(Jarvis Barbosa)和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秘書普拉漢(P K Pradhan)分別發表演講。
陳竺重點介紹了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來,中國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進展和成效。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基本實現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舉辦的衛生院、村村都有衛生室。衛生人才隊伍初具規模,中央財政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衛生技術人員和縣、鄉衛生管理人員開展培訓,啟動“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6萬人參加全科醫生培訓,實施農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鞏固,農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增加到300元左右,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得到提高,并逐步覆蓋到重大疾病。10大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實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提高到25元。
陳竺指出,通過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鞏固新農合制度,農村和偏遠地區醫療服務設施落后、服務能力薄弱的狀況顯著改變。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農村地區15分鐘內可達醫療機構住戶比例提高到80、8%,參保農民自付醫藥費用比例下降到49、5%,災難性醫療衛生支出比例下降到13、8%。城鄉衛生發展差距逐漸縮小,農村居民健康指標已進入快速改善時期。農村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26、5/10萬,農村嬰兒死亡率下降到14、7‰。農村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62、6%,住院分娩率達到96%。僅2011年,就有884萬名農村孕產婦享受了住院分娩補助,400萬名農村婦女接受了宮頸癌檢查,40萬名農村婦女接受了乳腺癌檢查,990萬農村婦女免費補服葉酸。
陳竺表示,中國政府將在農村地區進一步深化醫改,鞏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巴博薩介紹了巴西健康管理家庭計劃,普拉漢介紹了印度農村衛生計劃。之后,3位發言人回答了聽眾的問題。
三、醫療改革第一階段的特點
本階段是恢復與改革之間的過渡時期,1980年之前基本上進行恢復性質的建設工作,1980年之后當建設全面展開使更多的弊端顯露出來,重點開始向改革轉移,其中主要的是醫療機構內部的一些調整。但是這些調整都只是管理上的修修補補,并沒有涉及體制上的變革。所以說這個階段只是醫改的孕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