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西安人最時尚的假日打開方式:扎帳篷露營,在春風中伸個懶腰
當扎帳篷露營,在春風中伸個懶腰成為今春西安人最時尚的假日打開方式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位于終南山下、滈河之濱的長安唐村才是露營最出片
當“扎帳篷露營,在春風中伸個懶腰”成為今春西安人最時尚的假日打開方式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位于終南山下、滈河之濱的長安唐村才是露營最出片的打卡圣地。
谷雨過后,風中帶暖,我們從城墻邊出發,隨風聲、隨花香、隨著煙火氣,驅車一路南下,只消不到一個小時,便來到依山傍水、川源輝映的長安唐村·南堡古寨。這里不僅有鮮花、帳篷,還有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一場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美好實踐。
生于斯長于斯
“我是家鄉發展的見證者”
“南堡寨,四沒角,老爺廟有個鍋鍋哥,鍋鍋哥怕老婆,自做自吃自帶鍋。”沿著從新村前往南堡古寨的“之”字路一路向前,講解員、土生土長的南堡寨姑娘馬薇念起一段歌謠,把南堡古寨曾經的破敗感體現淋漓。馬薇說:“歌謠是小時候聽村里老人唱的,兒歌里說的鍋鍋哥曾是村私塾一位駝背的教書先生,而私塾后來就變成我上的村小學,記憶中很破爛,冬天上課把人凍得不行,但現在經過修復,變成了大家馬上會看到的鄉村展廳。”馬薇邊說邊指了指手邊一處修舊如舊、古樸大氣的磚房,不說真是讓人聯想不到這里曾是一處被廢棄的鄉村小學。
出生于1990年的馬薇,此前在浐灞的凱賓斯基酒店(現名西安錦江國際酒店)上班。2018年,聽村里人說荒廢的老村要被修復開發了,她很激動也很期待,毫不猶豫就辭職回來上班了。朋友聽說后第一反應都是“啥,回村上班,你是去村委會當文書了嗎?”那時候,鄉村振興剛剛被提出,沒有人想得出,小村莊能孕育出什么大產業……
4年過去,看到曾經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百年空心皂角樹被養護得更好,老祠堂、老戲臺、各家的老院落正一點點被修復,記憶中的老村莊在眼前一天天變得更鮮活,馬薇和村里的年輕人都自豪極了。
記者注意到,這份離家近的工作,讓馬薇和同村青年感覺收入可觀,有五險一金之外,更有獲得感的是,每天接待四面八方來采風游玩的學生、學者、游客,還為她們打開了看世界的窗口。“城里流行啥,比如去年的格子野餐墊,今年的帳篷;國家啥政策,比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我們在做講解、接待的時候,都能看到、感受到、學習到,這讓和我一樣的年輕人愿意安心待在村里,感覺和城市、社會沒有脫節。”馬薇說。
“唐村從建設到運營,已經為村民提供了包括接待、工人、保安、保潔在內的約200個就業機會,另外,目前在村內從事自主經營的村民也超過20人。”天朗集團文商旅公司總策劃何猛介紹說,他們不光解決了當地農民,尤其是農村婦女的就業問題,更致力于為村民提供平臺,讓他們不僅成為家鄉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建設者。
曾經的“空心村”
如今充滿有趣的靈魂
在長安唐村,荒廢十余年的“空心村”正重回昔日榮光,一個可以承載人們文化記憶的農業公園正在由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能工巧匠描繪、改造、興建,一個足以滿足我們對詩情畫意期待的田園村落正在構成。
“一個門楣的高下,一條甬路的遠近,數段女墻的長短,幾棵梅花的左右,或許你來一次感受不到,但這無不是我們匠心的周到安排,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致寄寓。”66歲的趙林堂是來自山西運城的老匠人,今年是他扎根唐村項目的第4個年頭,在唐村二期的修復工地上,他介紹說,雖然山陜民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民居的修繕、改造過程中,他還是會絞盡腦汁,盡最大可能地收集、整理、恢復南堡古寨傳承下來的關中民居風格,每一個修復項目至少手繪平面、剖面、立體、結構四張效果圖,再和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匠人團隊一起手工完成所有修繕工作。
先后留學美國和日本的賀璇,2017年回國后,從家人口中聽說了唐村。“第一次來看到的就是廢棄的荒村,雖然剛下完雨,村道泥濘難行,但是老村子的街巷肌理、老樹瓦屋依然可見,村外大片的麥田,麥子將黃不黃,不遠處青翠的終南山,那種田園之美和老村的滄桑感極具沖擊力,也讓我萌生來這里創業的沖動。”賀璇回憶說,在國外的六七年間,除了大城市,她還深入美、日兩國的鄉村,那里很多小而美的面包房、咖啡館都給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業余時間她還學習了烘焙,“那時候我時常想,在我們國家、在西安,有沒有可能開那樣的店鋪,而唐村讓我看到了實現這個想法的可能性。”賀璇說,隨著唐村改造初具規模,2020年她來到唐村,成為“濛溪有詩”的主理人,全心打理起這間滿目終南山景的書店咖啡館。
趙林堂、賀璇之外,通過文獻資料復刻唐代點心,傳播東方美學生活方式的“開元風雅”主理人李歡;經營唐小豆鄉村圖書館的董衛華等,還有每天近萬名為享受田園風光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有趣的靈魂”聚集在唐村,在這片作家柳青曾扎根14年的熱土上,或進行著或參與著新一輪的創業。
打造“大家向往的鄉村”
做最“出圈”的鄉村振興作品
近年來,長安唐村依托當地豐厚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以鄉村休閑旅游為抓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他們按照西安市相關規劃,結合長安當地農業優勢,創建了稻香漁歌、神禾糧倉、堡寨農場等三大農場,帶動4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合作收益村民超過2000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最新數據顯示,隨著全國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城鄉收入比由2017年的2.77縮小到2021年的2.5,差距在縮小。“我想唐村就是這組數字的具象表達。”何猛說。
在多場會商的縫隙,記者見縫插針采訪了長安唐村文旅操盤手——胡婕,她直言自己是天朗文旅在唐村的2.0版新村民。談到對唐村發展的定位,她希望通過能人回鄉,讓鄉村富起來;通過市民下鄉,讓民宿火起來;通過企業興鄉,把土地喚醒。將唐村打造成“大家向往的鄉村”,做最“出圈”的鄉村振興作品。
胡婕認為唐村這個項目有三個承載。第一個,作為“人面桃花”故事的發源地,唐村承載著唐詩所體現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承載著傳統與時尚生活的創新自信;第二個,以文商旅帶動鄉村振興,以唐村為平臺,運用資源導入,來帶動當地農民的就業、創業;第三個,努力探索鄉村文旅復興。
“雖然是鄉村,但這里離城市并不遙遠,我們希望這里成為西安人中庸之道的落腳點。讓西安人在兼顧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余,花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像回到故鄉一樣放慢腳步、忘掉壓力。”胡婕說這也是為什么她把“詩意終南,煙火原鄉”這八個字定為唐村slogan(標語)的原因。
“武漢的小朱灣、成都的戰旗村都曾是被媒體爭相報道的鄉村振興樣板,多年前我一一去探訪過。”自媒體人徐先生表示,當時就想,西安什么時候才能孕育出這樣的新農村,沒想到疫情雖然限制了大家出行的腳步,卻讓他發現了家門口的唐村,“上城市,回唐村,在這里你能感受到鄉村新生,正在發生。這里正在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民俗、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