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輔導每節課超500元 家長:不補怕跟不上
家長稱很無奈,但大家都在補,不補怕跟不上珠海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樣,但凡有學校的地方,周邊都有不少補習機構。無論旁觀者怎樣討論補課利弊
家長稱很無奈,但大家都在補,不補怕跟不上
珠海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樣,但凡有學校的地方,周邊都有不少補習機構。無論旁觀者怎樣討論補課利弊,作為家長,他們仍希望孩子不輸在分數線上。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珠海,不少家長每年花費上萬元用于孩子補課,對此,有家長也表示很無奈。
不少學生自我“加餐”
“大家都在補課,只不過是根據各自的層次選擇不同的輔導班。”黃女士直言不諱。黃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在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他們就給小孩買了奧數教材,當時小孩在校內的考試成績還可以。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奧數學習中斷了。黃女士告訴記者,等孩子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她發現兒子的解題思維非常混亂。“數學應用題需要繞幾個圈子去作答,這時候我開始有點慌了。”而一位朋友的話讓黃女士更為擔憂。“他們說,現在學奧數不是為了參加比賽,而是為了鍛煉邏輯思維,如果現在不學,小孩上了初中后壓力會更大。”黃女士又給孩子報了奧數班。
珠海公務員陳女士的小孩今年上初三。她告訴記者,自己小孩周六的時間都是用來補課,自己曾希望孩子利用周末好好休息,但小孩自己認為應該補課,因為班上其他同學也在補課。“周六主要是補習語文、數學和英語,如果有時間還要兼顧物理、化學等科目。”
至于為何補課,陳女士有感慨。她表示,現在小孩的課本內容和課堂教學方式與過去不一樣了,書本上講的內容比較淺顯,如果不通過課后補習來鞏固,學生在考試中想取得好成績比較難。同時因為每個孩子的基礎水平是不一樣的,課堂上講述的內容,每個孩子接納程度也不一致。
對于補課,學生也有自己的說法。珠海一所“名初中”的張同學就告訴記者,“現在競爭那么激烈,課堂學習到的知識還是有限,課外輔導主要可以梳理考點,針對個人情況查漏補缺。補課當然也很累。”
“名師”每節課超500元
家長每年(兩學期)用于補課的費用大概是多少?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花費1萬多元的家庭占比會較多。畢業班學生每年補課費超過3萬元的,也不足為奇。如果孩子計劃出國留學,則花費的錢則更多。
以目前的珠海情況,補課價格是主要根據上課方式來決定。集體上課一節的費用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一對一”補課的收費多在300元以上,如果是“名師”,每節課的費用在500元以上。
以黃女士為例,她目前給孩子報了奧數班和網絡英語補習。但除此之外,她的小孩每周還在上羽毛球班、籃球班等等,一年的總費用大約是1.3萬元。“我這已經算是少的了。”而陳女士的花費則比較多,大概是3萬到5萬元。“一對一補習,每節課就需要三四百元。”
陳女士說,雖然在補課這一塊花費不少,但也無可奈何。“現在家里就一個孩子,這些要花的錢還是要花,孩子中考很重要。”
有名校老師辭職辦班
珠海教育部門很早就已經明文禁止老師有償補課。
目前,培訓機構的老師主要由退休教師、專職輔導老師、高校學生組成,一些民辦學校的老師也會利用寒暑假進行兼職。在采訪中有學生家長告訴記者,現在給孩子找輔導老師就好像找名醫一樣。由于輔導市場的興起,讓人看到市場巨大的潛力。近年來,已經有老師辭職離開公辦學校,自己創業創辦輔導學校。而這些有著名校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在培訓市場非常吃香,自然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
教育大咖陳玉琨談“減負”
教師工作應更富創新性
“我們希望學校的教育是低負擔的,同時是高質量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為深圳未來的發展培養更高素質的人才。”在“減負”成為全國熱議焦點的當下,曾任“中國校長的黃埔軍校”——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的著名教育專家陳玉琨,近日來到深圳為中小學校長、教師和家長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從減負、家庭教育、AI、STEAM教育、在線教育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
在互動環節,現場有聽眾提問:如何將減負與創造性學習相結合?陳玉琨回應,“減負”是一個階段性主題,“相信15年以后,這個話題不會像今天這樣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他進一步分析,當前中小學生學業壓力的一個根源就是“中產階級焦慮”,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個概念。陳玉琨建議家長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成長,而首要的“秘訣”,就是“退出家長群”,這是激發家庭攀比的一大觸媒。在學校層面,他建議學校更重視學生的長遠發展。“沒有分數你過不了今天,但只有分數你就沒有明天。”
“教育不是工業,而是農業。教育是人和人交流過程當中,一顆心喚醒另外一顆心,是一個靈魂碰撞另一個靈魂的過程。”陳玉琨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領非常重要。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教師的工作應更富創新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打破。陳玉琨說,今天的課堂,還在用昨天的方式傳授昨天的知識,但我們要培養的是面向明天的人才,這是當下課堂的最大矛盾。
當然,基于信息技術的課堂變革已在全球范圍內點燃“星星之火”。比如當前頗為流行的慕課(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就是一種突破。陳玉琨教授還提及“魔而思”(在線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概念。在他看來,基于學生興趣,以項目設計和問題解決為導向的大規模創新實驗實踐、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大勢所趨。(記者 沈婷婷 吳國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