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年度賬單敲響信息保護的警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月3日,支付寶推出用戶個性化年度賬單,搭載著小確幸才華顏值正義溫暖愛等正能量詞匯,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刷屏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月3日,支付寶推出用戶個性化年度賬單,搭載著“小確幸”“才華”“顏值正義”“溫暖”“愛”等正能量詞匯,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刷屏了。原本一場“全民自我秀”卻惹來極大爭議,原因是當用戶進入年度賬單首頁的時候,左下角會出現“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旁邊的按鈕則是默認勾選,在律師岳屾山通過微博發表文章質疑之后,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3日深夜,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對此做出了回應,稱這個做法“肯定是錯了”“愚蠢至極”。并解釋,本來是希望讓用戶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內容,“已經調整了頁面,取消默認勾選”。
輿論譴責支付寶的“無心之失”
輿論認為,姑且不論芝麻協議的具體內容,支付寶通過年度賬單的推廣,來誘導用戶簽署協議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更何況采用了極具隱藏性的提示方式,這種防不勝防的“套路”,一般人根本難以察覺。正如網民“占卜師吉娜”所說,為了讓用戶知情所以故意選了較小的字體和不明顯的位置,這份“好心”還真是感覺到了呢。網民“沫雪寒茠”也說,同意不同意授權是我的權利,但是,你字體設置的那么小,背景還那么花哨,行為和市面上的那些做小廣告的有啥兩樣啊。
燕趙晚報評論稱,即便如支付寶所說“初衷沒錯”,本來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可這種“無心之失”背后,有沒有潛在的對用戶權益的習慣性漠視?反過來講,如果真正確立用戶思維,真正把用戶權益與信息安全放在最敏感的位置,還會出現這樣的失誤嗎?因此,面對支付寶年度賬單失誤要以有心對無心,哪怕是無心之失也要有心對待。
輿論對芝麻信用爆粗口式的道歉表示不滿
而對于芝麻信用方面爆粗口式的回應方式,輿論也認為這極為不妥當。網民“董云峰”說,這份道歉聲明不痛不癢,很難感受到當事方在做出不合法行為之后的負罪感與羞恥心。最震驚的是,用戶數億的芝麻信用,很可能是中國最大的民間征信機構,居然在所謂的“事件說明”(注意,不叫“道歉聲明”)中公開爆粗,使用國罵。關鍵是,芝麻信用的背后是國民級應用支付寶,是世界級企業阿里巴巴。拋開爆粗的動機不談,從基本的社會行為規范來說,芝麻信用此舉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不體面、不得當。
事件敲響了信息保護的警鐘,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出臺
目前,隨著超級平臺APP的快速成長,其信息安全問題也更加不容忽視,從支付寶年度賬單涉嫌騙取過界授權和“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兩起事件的發酵,可見公眾對信息安全的擔憂。而這種不安全感的深層原因,則是當前法律發展滯后于互聯網技術和產品的發展,信息安全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機制。人民日報評論稱,十多年來,盡管網絡安全風險一直存在,但是大眾心理依然走出了一條從擔心“電子錢包里的錢會被偷走”到無所顧忌隨手掃碼買買買的折線,這很大程度上源于“互聯網大公司更有操守”的樸素想法。但是,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再次引發全民對于信息安全的關注,當互聯網公司大到成為手握10億級用戶的“數據王國”,如何保證它們節制手中的“數據權力”,如何確保企業“數據權力”不凌駕于個人“數據權利”之上,亟待網絡安全法之外,有更細致的規則來立界。
北京青年報評論稱,尊重并嚴格保護個人信息不被非法收集和侵犯,應是互聯網社會的標配。因此,消費者不缺商家“默認勾選”鬧劇之后的道歉,缺的是相關部門對亂象的治理。監管部門理當重視這一現象,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強制標準替代企業自行設置的隱私條款。據悉,1月6日,國家網信辦約談了支付寶、芝麻信用有關負責人,指出支付寶、芝麻信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方式,不符合《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國家標準精神,違背其簽署的《個人信息保護倡議》承諾。要專項整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