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駕貢酒上市不到3年 市值蒸發300億
釀造可謂是白酒的核心技術。其技術復雜,工藝繁瑣,而且對各個因素要求嚴苛。如水質的酸堿度、糧食的淀粉含量、菌群環境等。被譽為國酒的茅
釀造可謂是白酒的核心技術。其技術復雜,工藝繁瑣,而且對各個因素要求嚴苛。如水質的酸堿度、糧食的淀粉含量、菌群環境等。
被譽為國酒的茅臺酒,其醬香型白酒的工藝中,高溫釀造堪稱是在繼承傳統工藝基礎上最富有科技創新內涵的“核心技術”。這或許也是茅臺酒能夠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然而,《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安徽迎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卻摒棄原獨特的老五甑釀造技術,另辟蹊徑,通過引進五糧液釀造技術,且炮制迎駕貢酒的典故,通過廣告營銷把迎駕貢酒推向頂峰。
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核心競爭力,企業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否則難以為繼。
傳統的老五甑沒了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霍山縣境內溪河密布,水系發達,漫水河、黃尾河穿境而過。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賜,霍山也因此而孕育著歷史悠久的酒文化,各種小酒作坊不計其數。
迎駕貢酒董事長倪永培就出生于釀酒世家,曾祖父和祖父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糟坊主。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酒。
據悉,老五甑釀造工藝是安徽六安市一帶的傳統釀酒工藝,使用平板中溫曲,發酵周期較短,用老五甑工藝釀出的酒個性獨特,特別是噴香感突出,非常迎合當地水質特色和民間口味。該工藝還成功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該工藝雖然獨特,但出酒率相對較低。倪永培在1994年,他帶領部分技術骨干赴四川和貴州名酒廠考察學習。果斷決定引進五糧釀造工藝,并最終達成與五糧液酒廠科研所的技術合作。在五糧液科研所技術人員的協助下,突破許多條條框框,結合本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和窖池情況等,大膽對原料配方、工藝操作進行適當的調整,成功地實現五糧工藝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在大別山區釀出了“窖香幽雅,綿甜爽口”的迎駕貢酒,成為江淮一帶采用五糧釀造工藝的先行者。
也因此,迎駕貢酒傳統的老五甑被五糧液釀造技術所替代。從財務報表的預付款采購報表中也可以看出,迎駕貢酒每年要向五糧液酒廠購置大量基酒,以供生產必須之用。
虛構的品牌故事
“這看似高大上的技術革新,卻從此喪失了千年傳承的‘老五甑’釀酒工藝。”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通過這種引進和嫁接,原來獨特的傳統工藝消失殆盡,轉而成為了五糧液酒廠的地方仿造品,變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迎駕貢酒”品牌。這樣既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核心技術,又改變了幾千年的傳統口味,變得不倫不類。不僅如此,以后還要長期依附五糧液酒廠,完全失去了自我的價值。
事實上,不僅在核心技術上失去了自我,在品牌建設上也存在著硬傷。
迎駕貢酒的前身是霍山縣佛子嶺酒廠。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其“佛子嶺酒”品牌早已根植于當地人心,深受喝酒人的喜愛。2016年的年報顯示,省內銷售占54%,足見在當地的影響力。
1994年,倪永培從縣經委主任任上請纓再次回到佛子嶺酒廠,在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之后,這家瀕臨倒閉的地方小酒廠重新煥發出生命力。
此時,倪永培認為佛子嶺酒這個牌子太小,得改一個名字。
據媒體報道,倪永培聯想到了武帝當年御駕南巡的歷史。歷史記載,在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至時稱衡山國的霍山,官民到城西槽坊村附近的水陸碼頭迎接圣駕。倪永培靈光一閃,決定“就叫‘迎駕’”。其后,倪永培還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策劃方案,設計了一個歷史經典典故來為迎駕貢酒做代言。
迎駕貢酒的官方的宣傳是這樣表述的:迎駕品牌源自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霍山,當地官民獻酒迎駕,武帝飲后御封為貢酒,“迎駕貢酒”由此得名。
從一個品牌的策劃上,倪永培的迎駕貢酒應該是成功的。天基觀察研究員向《中國企業報》表示,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企業家,在90年代知道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的重要性。但現實是,迎駕貢酒的前身佛子嶺酒廠1955年才成立。通過這樣一個虛構的歷史典故,使得佛子嶺酒一下穿越幾千年歷史,并因這一典故輕松獲得了“中華老字號”的美譽。但歷史是沒有虛構或者假設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升值潛力將慢慢弱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懷念原來的佛子嶺老品牌和原來的老五甑的味道。
勾兌酒的硬傷
盡管有五糧液酒廠提供基酒,但基酒的成本很高的。為了不影響產量和市場需求,用食用酒精勾兌白酒也成為迎駕貢酒重要的收入來源。在銷售總量大增、原材料卻下降的情況下也能看出勾兌酒的端倪。2016年迎駕貢酒年報顯示,在生產成本下降中,直接材料下降4.39%來看,這是否也印證了“勾兌門”的真實性?
迎駕貢酒并不忌諱勾兌酒的事實。據中國網報道,在其上市之初,面對公眾的質疑,迎駕貢酒代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確實存在酒精勾兌的情況,只是沒公開,并表明“食用酒精勾兌低端白酒,是全國白酒行業的普遍做法。”
盡管如此,“勾兌酒”這個詞在消費者心目當中幾乎可以和劣質白酒劃等號。“勾兌酒”對酒企是個絕對禁忌的詞。業內相關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事實上,近年來,有關勾兌酒的新聞常見報端,包括多家知名酒企曾因為勾兌酒事件,使得資金紛紛撤退、股價走勢回落的現象。
此前,《投資者報》記者根據采購金額和單價可以核算出,2013年公司購入食用酒精約7900萬噸,2014年則增長到9300萬噸。
在我國,上世紀90年代末,白酒勾兌技術被許可。上述業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勾兌技術可以使得白酒行業的量無限制地放大。但長期來說看,白酒的供應量增加,必然導致整個行業利潤大減,最終對行業長期發展不利。另外,勾兌酒和純糧釀造酒相比,雖然口感等可能相差有限,但是在勾兌過程中,加入多種化學材料,對人體未必有利。
資料顯示,現在市場上許多食用酒精是用化學方法生產的,酒精的乙醇含量大于95%,對人體傷害較大。同時,調制酒的質量和釀造酒的質量是無法相比的。
《中國企業報》記者查閱迎駕貢酒年報發現,迎駕貢酒2015年5月20號上市,發行價為11.8元/股,發行當年股價最高漲到53.34元/股。遺憾的是,這種美好已經成為投資者和股民的一種記憶。在進入最高峰后,迎駕貢酒便一瀉千里,上市第二年就萎靡不振,此后一直在低價徘徊。
勾兌酒的行為將影響酒企的長期利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盡管酒企受八項規定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于品牌誠信度高、產品品質優的企業一樣能夠保持快速的增長,并給予投資者和股民更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