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有舍才有得——遂昌吹響山區縣高質量發展號角
地處錢塘江和甌江的源頭,湯顯祖筆下的遂昌,是浙西南群山中最濃的一抹綠意。然而,山清水秀的詩意也伴隨著發展的苦惱,尤其遂昌九山半水半
地處錢塘江和甌江的源頭,湯顯祖筆下的遂昌,是浙西南群山中最濃的一抹綠意。
然而,山清水秀的詩意也伴隨著發展的苦惱,尤其遂昌九山半水半分田,地方財力有限、土地指標缺口明顯、缺乏人口紅利支撐……這些都制約著這個山區縣的高質量發展。
一場事關前途命運的攻堅戰,就此吹響號角。遂昌人精打細算,將寶貴的財力用到緊要處;以超常規力度推進國土空間開發,把土地指標向生態工業平臺傾斜;拿出滿滿的誠意和舉措把人留住,讓縣城成為縣域發展的主支撐。2021年,遂昌縣GDP同比增長12%,位列全省山區26縣第一。
困難再多,也阻擋不了遂昌人的攻堅決心。
有限財力用在刀刃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04億元,支出48.72億元,這是遂昌縣去年交出的一份“財政清單”。收不抵支,這是很多山區縣存在的共性難題。
“一個地區發展的資源、資金、力量是有限的,必須要聚焦重點、集約發力。”遂昌縣委書記說。
為了避免資金浪費,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刃上,遂昌人有著自己的盤算。“要將寶貴的財力用到發展緊要處。”遂昌縣經濟商務局局長葉松華認為,山區縣要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產業支撐,因此遂昌以工業強縣為首位戰略,提出了加快打造浙西南智能制造先行縣的目標。2021年,遂昌縣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這更堅定了當地發展生態工業的信心。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發展生態工業,先要涵養稅源。
這段時間,一項全新的工業扶持政策正在遂昌醞釀出臺。數易其稿之后,葉松華掂得出這份新政的含金量。“才半年多時間,遂昌的工業政策出現迭代,這種急迫前所未有。”葉松華坦言,這次以更大力度、更低門檻、更細梯度營造更優的扶工政策環境,“放水養魚”的背后是政府財力的保障。
加大重點招引企業減稅力度,新增新項目建設獎勵,提高數字化技改獎補比例,單設小微企業上規獎勵……翻開這份新政,滿滿都是“真金白銀”的誠意。據測算,遂昌今年準備新增工業類扶持資金3600萬元,全年將達到6000多萬元。
本地企業已經提前感受到了這股暖意。去年11月,浙江翱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第一期智能化改造,建成一個集生產調度、設備管理、人員管控等多功能于一體的MES(制造執行管理)駕駛艙,實現研發、銷售等業務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春節后,我們就拿到技改獎補資金360萬元,獎補比例之高,兌現速度之快,都讓我們很滿意,企業智能化提升有了更大動力。”該企業總經理李文翱說。
積極的財政政策激發了民間投資的活力,一組對比數據能證明成效——2021年,政府獎補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2200萬元,撬動企業投入自動化、智能化改造2.84億元,同比增長46%。
把有限財力用在刀刃上,遂昌人更舍得在人才引進上花錢。
“到遂昌工作,可享16萬元—1080萬元獎勵!”在遂昌高速公路服務區,路人總會被醒目的宣傳標語吸引,這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來遂創業干事。“去年,遂昌投入4000萬元用于人才招引,在山區縣中是不多見的‘大手筆’。”遂昌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介紹,對標杭嘉湖等發達地區,遂昌還在不斷更新完善縣域人才新政,以政策活水賦能人才成長,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僅以去年為例,遂昌回流人才4590人,同比增長200%,其中碩士157人,博士20人,分別同比增長234%、566.67%。
想方設法集可用之財、辦發展大事,已成為一種共識。遂昌縣財政局副局長程昌文表示,遂昌計劃統籌縣級財力、上級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券以及國有企業力量,努力讓有限財力產生更大的“乘數效應”。
集約用地效益最大化
在遂昌采訪,當地干部掛在嘴邊最多的就是“缺地”兩字。
很多發展中的矛盾,經常“堆積”到遂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曹鋒的桌子上。“這些年,省里下達給遂昌縣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平均每年不足1000畝,而根據去年用地實際需求,縣級重點項目土地指標需求量超過2000畝,土地指標缺口明顯。”曹鋒頗為無奈地說。
這并非個例。這些年,很多山區縣的城市化進程和基礎設施投入相對較少,奔富路上要想補上這些歷史“欠賬”,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要素,尤其是用地指標。
今年1月,遂昌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填補了當地無省級經濟開發區的空白。面對發展機遇,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畢丹雯卻有了新的煩惱——這個高能級的平臺正面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土地煩惱。
比如,作為開發區內的“優等生”,麗水市唯一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宇恒電池有限公司因擴大產能需要,早就提出100畝工業用地需求,但遲遲難以“圓夢”。直到今年年初,遂昌拿到了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才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對于遂昌而言,向外拓展空間迫在眉睫。春節以來,位于遂昌城東北側的龍板山二期開發正在火熱進行中,今年目標要完成1000畝工業用地場地平整,任務相當重。
“我們正以超常規力度推進國土空間的開發。”畢丹雯告訴記者,遂昌以經濟開發區獲批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要素集約配置,大力爭取土地指標向工業平臺傾斜,這是當前解決土地矛盾的最直接出路。
存量的土地指標如何發揮出最大效益?遂昌給出了答案:土地集約利用要瞄準發展緊要處,例如交通是山區縣“走出去”“富起來”的先行軍,必須優先保障。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如今從遂昌縣城到西部幾個鄉鎮仍需要3個多小時,每當碰到雨雪冰凍天氣時,交通還會經常中斷。為了攻克“困在路上”難題,遂昌去年上馬了有史以來投資體量最大的交通項目——G528國道和遂江公路,總投資52.91億元,以此打通遂昌西南山區“任督二脈”。
“你們縣還要不要吃飯了?”“其他項目還發不發展?”……回憶起這個項目謀劃之時,各種質疑的聲音不斷,遂昌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章君劍至今仍記憶猶新。尤其在土地指標上困難重重,交通建設項目往往存在主線土地報批流程多、時序長的客觀制約,且涉及永久基本農田項目無法開展土地預審等問題,前期工作嚴重受阻。
為此,遂昌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等多種渠道將土地要素保障到位,如遂江線爭取到了項目支持,得到了相應的省統籌建設用地指標1311畝;G528國道爭取到了麗水市首批獲得先行用地批復的公路項目,利用先行開工點為項目爭取實質性開工建設。
“有限的資源要素,決定交通項目必須有退有進,這既保障了一些重點項目的推進,也避免了過去‘天女散花’式的投入,遂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章君劍透露,自2021年9月全省投資“賽馬”激勵機制實施以來,遂昌已連續兩個季度登上榮譽榜,累計獲得200畝建設用地指標獎勵。
縣城更新把人留下來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緩慢,是制約城市能級提升的關鍵指標。2021年,遂昌的城鎮化率為56.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發展缺乏人口紅利支撐。
如今遂昌的“新城里人”變多了。家住遂昌縣云峰街道亭前小區的周志財,工作就業、孩子讀書、家人看病都在5分鐘車程內,幸福感滿滿。然而,就在兩年前,周志財還住在偏遠的柘岱口鄉毛陽村,每次進城都得花上大半天時間。
近年來,遂昌在農民異地搬遷、下山脫貧、“大搬快治”的基礎上,出臺了麗水市最大力度的“大搬快聚”政策,包括購房、搬遷、宅基地復墾、整村搬遷等補助和獎勵,讓偏遠山區百姓漸漸往城鎮集聚,縣城也因此迎來了一次“更新”。
“要讓縣城成為縣域發展的主支撐,重點是通過城市空間、城鄉交通、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系統性重塑和改造來實現。只有舍得拿出最優質的資源要素,才能真正留得住人。”遂昌縣“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周安濤說。
這兩年,遂昌拿出縣城與經濟開發區之間的核心地塊用于“大搬快聚”安置,土地指標優先保障安置房建設,讓搬遷下來的老百姓能就近找到工作,騎著電動車就能進城。同時,當地補足公共設施配套推進搬遷。最近,騰龍社區中心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建筑面積達6000平方米,安置小區的基礎設施正在全面提升,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綠化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人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更是城市有機更新的根本動力。“從時常擁堵的18米寬道路到規劃中的40米大道,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事。”遂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李君飛感嘆。
隨著人口集聚,縣城的區域格局徹底打開。行走在遂昌縣城,到處都是熱鬧的建設工地,人民醫院、未來社區等一批新項目紛紛上馬,今年計劃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7億元。就在不久前,遂昌再次刷新本地單體征收項目規模紀錄,啟動了征收范圍最廣、面積最大、涉及住戶最多的西街公園路區塊城市更新征遷,為城市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人口的搬遷,盤活了整個山區縣的資源要素。
據統計,2019年以來,遂昌偏遠山區的交通、水利、教育、醫療、通信等社會事業投入減少2.94億元,公共財政資金實現大幅度集約節約,這些資金集中投入到全縣安置區配套、未來鄉村等建設;通過宅基地復墾新增耕地面積1106多畝,折算成指標調劑費約24億元,全面激活了沉睡在鄉村的空間資源。
產業興旺、城鄉共榮、文明幸福,令人向往的山區共同富裕美好圖景,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