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 “產學研”模式激發貽貝產業發展新動能
眼下,正是舟山嵊泗貽貝個頭瘋長的季節。蔚藍壯闊的海面上,養殖浮球星星點點、整齊排列,養殖戶們駕著小船穿梭其中,查看富民貝的肥滿度。
眼下,正是舟山嵊泗貽貝個頭“瘋長”的季節。蔚藍壯闊的海面上,養殖浮球星星點點、整齊排列,養殖戶們駕著小船穿梭其中,查看“富民貝”的肥滿度。
嵊泗素有“貽貝之鄉”之稱,養殖面積超2萬畝,足有150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以前我們用泡沫浮球養貽貝,長期日曬雨淋,浮球容易解體四散,既不美觀又影響環境。”枸杞鄉漁業發展養殖辦主任羅存國說,自從推出環保耐用的新型浮球,這一頑疾迎刃而解。通過加大新型浮球研發推廣,出臺浮球替換財政補貼政策……截至目前,枸杞鄉已累計替換養殖浮球達55萬個。“海水更清,貽貝品質更好,阿拉收入也有了保障。”養殖戶鄭中明欣喜地說。
當前,貽貝養殖面積已占全縣養殖業總面積的98%,嵊泗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完善集苗種供應、海上養殖、陸上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貽貝全產業鏈,助力養殖戶增收。
在嵊泗縣金義水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育苗廠研究室內,技術員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如同沙粒般大小的貽貝苗。“苗種直接關系到成貝質量和養殖戶收益。”該廠負責人介紹,隨著海洋環境變化以及養殖密度增加,貽貝育苗亟須進一步優化提升。“在政府指導下,我們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先后攻克厚殼貽貝產業化人工育苗、早繁技術和優選育種等課題,解決了種苗價高、質量不穩等難題。”
追求高品質的同時,如何實現貽貝的高值化利用?該縣通過“產學研”模式,全面開發貽貝藥用、醫用、食用價值,激發貽貝產業發展“新動能”——以廢棄貽貝殼為原料,研發出微納米果蔬凈、納米防凍劑、土壤改良劑等生物材料,年產值超500萬元;從貽貝足絲中提取粘蛋白,制作成醫用黏合劑、外傷噴涂劑等高附加值醫用生物材料,目前已投入市場……
經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核算,嵊泗縣以貽貝為代表的碳匯養殖固碳總量達11934.32噸,平均每公頃每年固碳量為8.18噸,有良好的碳減排成效。目前,嵊泗抓緊開展貽貝養殖碳匯收儲交易試點工作,探索交易新路徑新模式,吸引銀行、保險等更多金融機構參與海洋碳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