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小心這些坑 科學防范識破偽裝當心防疫心理被利用
有確診病例發信息稱急需住院費?有老師在家長群里收線上學習資料費?有愛心人士組織給疫情防控捐款?有政府工作人員稱給發放隔離補貼?看到了,
有“確診病例”發信息稱急需住院費?有“老師”在家長群里收線上學習資料費?有“愛心人士”組織給疫情防控捐款?有“政府工作人員”稱給發放隔離補貼?看到了,先別忙著相信,這可能是最新的詐騙套路。 疫情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眾防疫心理,將舊有騙術用疫情劇本包裝,炮制新騙局,需提醒廣大群眾注意防范,并加大針對性打擊力度。
疫情下小心這些坑
今年3月初,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個封控小區的業主群里,一個陌生人通過掃碼入了微信群,他的微信昵稱和頭像均顯示為附近商鋪的采購人員。他熱情地將物資售賣信息和收款二維碼發到群里,小區居民以為他是采購員,紛紛將購買物資的錢款轉給他。
然而這位“熱心人”收款后卻火速退群,居民怎么都聯系不上,近百人上當受騙。半個月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遠赴湖南省,抓捕犯罪嫌疑人李某,破獲這起涉嫌詐騙案。
疫情期間,一些新型詐騙套路浮出水面,有人假冒防疫工作者套取信息進行詐騙,有人發布虛假防疫信息并關聯釣魚鏈接……層出不窮的騙術讓人防不勝防。
“我們是疫情防控人員,發現您可能是密接者,需要單獨做核酸檢測,在此之前要進行信息確認。”安坐家中的天津市民李先生,突然接到來自“疫情防控中心”的電話,要求他填報個人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信息,否則就要被先行隔離。“疫情防控人員”的語氣不容置喙,李先生來不及思考便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開始操作,直至對方向他索要驗證碼時,他才猛然醒悟,撥打報警電話核實真偽。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防疫人員套取個人信息,平日里值得信任的“大白”、醫務人員、疾控人員,乃至公安民警都有可能成為不法分子偽裝的對象。在學生居家上網課期間,還有不法分子披上老師的外衣,混入家長群,騙取資料費、補習費、培訓費等。
疫情期間各類虛假涉疫信息充斥網絡,諸如推銷“新冠肺炎特效藥”、交費即可取得核酸陰性報告、有內部渠道申領政府對小微企業的補貼、高薪招聘疫情防控監測員等。有些騙局引導受害者填寫個人信息,造成信息泄露,有些則套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密碼,還有些引誘受害者點擊虛假鏈接,盜取個人財產。
當心防疫心理被利用
疫情期間,公眾有購買物資、找工作、獻愛心等強烈需求,慌忙中容易降低防備心理,同時,公眾遵循防疫規定、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工作,易失防范之心。不法分子就利用公眾這種心理趁機作亂。此外,許多活動從線下轉為線上,也讓不少交流難辨真假,不法分子在線上披上“馬甲”,更容易實施詐騙。
福建廈門市民康女士曾接到一通自稱是“民警”打來的電話,說她名下的一張銀行卡涉嫌在北京非法買賣防疫物資,因疫情影響,康女士只需加QQ做錄音筆錄即可。原本持懷疑態度的康女士在看到“民警”發來的警官證和 “拘捕令”后慌了神,積極配合“警方”進行“資金清查”,最終損失了近5萬元。
疫情當前,人們難免緊張、多慮,防疫心切容易被不法分子牽著鼻子走。如果家人突然發來信息,說“確診新冠肺炎”,再加上家人恰好居住在中高風險地區,情急之下就有可能信以為真。不法分子尤其會針對父母與子女長期分居兩地的家庭實施詐騙,利用老人愛子心切、防范性差,騙取老人支付醫療費。
還有些不法分子將真實疫情防控信息添油加醋、改頭換面,令人難辨真偽。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的田女士曾接到一通電話,說她網購的商品因為疫情原因郵不過去,要給她退款??紤]到當時有新聞報道說一些物流園區受疫情影響暫緩發貨,田女士便信以為真,直到對方向她索要銀行卡號,她才意識到這可能是電信詐騙。還有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車因疫情原因取消,辦理退改簽可獲賠償”為借口,或以受疫情影響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還等為理由,誘騙受害人提供銀行卡信息,趁機盜取錢財。
科學防范識破偽裝
針對此類騙局,公安部門一方面加大了打擊力度,另一方面也提醒廣大群眾注意防范。
通遼市公安局掃黑支隊(反詐中心)梳理疫情期間的詐騙手段,提醒公眾要警惕“疫情排查”“密接信息”“快速核酸檢測結果”“領取居家隔離補貼”“快遞涉疫”等騙局。這些騙局是在之前常見的購物類詐騙、仿冒身份詐騙、日常生活消費詐騙等基礎上,用疫情劇本包裝,衍生出來的新型電信詐騙。
通遼市公安局掃黑支隊(反詐中心)辦公室主任張繼超說,公安機關不會與涉案人員有金錢往來,政府部門不會通過電子郵件、短信等形式與個人聯系并要求提供詳細信息,來源不明的網站、鏈接、二維碼更是不能點擊。他提示,各種騙局的偽裝之下,不法分子的目標都瞄準群眾的錢袋子,凡是發現與“錢”掛鉤,都要心存戒備,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確認。
反詐民警們表示,有時防控核查任務緊急,流調人員可能會用個人手機給群眾打電話,也有些防疫人員是從其他部門抽調來的,流調時問話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論什么情況下,防疫人員都不會收集銀行卡號、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赤峰市反詐中心副主任賈旭東表示,疫情期間由于社區管控,大家在家的時間更多了,網上行為更加頻繁,要謹慎網上交友、購物、投資理財,不要輕信網絡上陌生人的“內部消息”“特殊渠道”。“辦理退貨、投資、貸款等業務,要認準正規平臺、通過正規渠道,發覺可能被騙要立刻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