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北極狼迎來自己的“百日宴”
9月19日,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北極狼迎來自己的百日宴。經過保育人員100天的精心照顧,它體態特征明顯、健康狀態良好。今年6月10日,世界首
9月19日,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北極狼迎來自己的“百日宴”。經過保育人員100天的精心照顧,它體態特征明顯、健康狀態良好。今年6月10日,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北極狼在北京呱呱墜地。
世界首例克隆北極狼誕生,意味著在生命領域,克隆技術又一次嘗試成功,意義重大。除了重復克隆可以誕生新生命的技術之外,其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如果對已經滅絕和瀕危動物進行挽救,或許可以進一步恢復它們的種群,增加生物多樣性,并重建生態平衡。
北極狼早已是稀有物種,主要分布在北極地區,包括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北極狼是灰狼唯一在其原始分布地的亞種,在它們的天然棲息地遇到人類的機會不大。盡管如此,也會遭到人們的獵殺,每年至少有200只北極狼被捕獵。而且,由于氣候變暖等原因,它們的棲息地也在縮小,現在全球僅存約10000只北極狼,因此北極狼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一些人認為,既然克隆技術能成功克隆北極狼,理論上也意味著可以克隆猛犸象,因為它們都是30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幸存者。然而,克隆是有條件限制的,除了技術路線外,最大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如果能克隆滅絕的動物,如猛犸象,那么克隆出來后如何生存?克隆出來的滅絕動物如果沒有類似過去的生存環境,它們就無法在野外生存,最大的可能也只能是圈養。這意味著它們的價值僅限于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不具有恢復種群和重建生物多樣性的可能。
即便是克隆出北極狼,能否放歸野外并起到恢復種群的功能,也需要繼續研究和觀察。自1996年7月5日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20多年間,各國科學家先后克隆了牛、鼠、貓、狗、兔、鼬、駱駝和猴等動物。在對這些克隆動物的研究中發現,有些動物能通過自然生殖的方式孕育下一代,有些則不能。
迄今能得到證實的是,多利曾與一只威爾士山羊交配,產下4只羊羔,后來這4只綿羊長到近10歲,但由于沒有更多的科學價值,研究人員對其實施了安樂死。2005年4月24日,韓國秀巖生命研究院克隆了世界上第一只狗,被命名為史努比,系阿富汗獵犬(公犬)。史努比在首爾大學生活期間與另外一只母犬共同繁育了10只幼犬。目前,史努比的后代仍在健康生存。其他克隆動物是否通過自然方式孕育了后代,尚未報道,這說明,克隆可能只是對特殊動物有意義。
此外,盡管克隆是一種繁衍生命的方式,但與兩性自然繁殖有差異。現在克隆的北極狼沿襲的是克隆多利的方式。克隆北極狼的供體細胞來自哈爾濱極地公園引進的一只野生北極狼的皮膚體細胞,卵母細胞來自于一只發情期母犬。科研人員將卵母細胞進行脫卵丘和去核處理,再將皮膚細胞注射到去核卵母細胞的卵周隙,體細胞核與去核的卵母細胞重新構建成新的胚胎,之后將胚胎植入代孕母體比格犬子宮進行孕育,最后獲得克隆的北極狼。
克隆這種方式可以為生命研究提供較好的模式和對象,但是克隆動物能否在自然中像野生種群那樣生活并產生種群,還有待實踐檢驗。因此,從現有的各種條件來看,克隆例如猛犸象這樣已經滅絕的動物可能性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