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觀點:實現30/60目標需要“胡蘿卜加大棒”!央行行長易綱再談綠色金融
“實現30/60目標的難點在于解決碳排放的負外部性問題,降低綠色溢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現30/60目標的難點在于解決碳排放的負外部性問題,降低綠色溢價”“確保排碳數據真實準確,才能防范‘洗綠’、資金套利、項目造假等風險”……6月8日,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發表主旨演講,再次談到綠色金融發展的相關問題。
易綱指出,實現30/60(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任務很多、內涵豐富,集中到一點就是減少碳排放。而減少碳排放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的負外部性,二是逐步降低綠色溢價。
易綱進一步解釋道,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價,比如排碳需要繳納碳稅或購買排碳指標,逐步實現“誰排碳誰承擔成本”,使各微觀經濟主體將排碳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才能有效激勵企業和家庭改變行為方式。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實現30/60目標,關鍵在于抓住綠色能源這個“牛鼻子”。當前,綠色能源、綠色低碳技術發展迅速,成本下降很快,但總體來看綠色能源的成本還是比傳統化石能源高(因為化石能源沒有承擔全部的碳排放成本),高出的部分就是綠色溢價。
而在平穩實現30/60目標的過程中,綠色金融發揮了重要作用。易綱表示,我國和各國經驗表明,綠色金融的發展能夠有效助力解決上述兩個難點,為信息披露和綠色能源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激勵機制。
論壇上,易綱還就央行綠色金融成果進行了介紹。易綱提到,中央作出30/60部署后,央行堅決把綠色金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具體包括加強環境信息披露、完善政策激勵約束體系、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
其中,在完善政策激勵約束體系方面,易綱表示,實現30/60目標需要“胡蘿卜加大棒”。顯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為“大棒”,適度提高則是“中棒”或“小棒”,而央行設立的支持工具則是激勵機制中的“胡蘿卜”。
具體舉措包括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發放的碳減排貸款等。其中,對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發放的碳減排貸款,由央行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一定期限的再貸款資金支持,利率為1.75%,精準直達綠色低碳項目。
“截至2023年4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余額近40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約6700億元,帶動碳減排量超過1.5億噸,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余額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均居全球前列。”易綱補充稱。
談及我國當前綠色金融發展情況,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綠色發展全球大勢所趨,中國經濟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支持。目前綠色金融發展處于初期階段,金融機構應在綠色項目標準界定、碳核算、信息披露、綠色項目風險管理、數據積累等方面練好基本功。同時,積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穩步拓展綠色金融服務范圍,以滿足綠色發展金融服務需求。預計未來10-15年,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百萬億元級別,這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也是巨大機遇和前景。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