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消息:一河秀水一路詩
●楊麗君兩岸長堤夾綠波,十里梅花香周溪。周溪河,為紀(jì)念北宋年間,曾
(資料圖片)
●楊麗君
兩岸長堤夾綠波,十里梅花香周溪。周溪河,為紀(jì)念北宋年間,曾蒞臨梅州的儒家理學(xué)開山鼻祖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而名。周溪河賢母橋河段,位于梅城江北東郊。它從宋元時代的水云之鄉(xiāng)闊步走來,而今從現(xiàn)代化的村鎮(zhèn)樓宇之間穿行而過。
一灣碧水繞城郭,喜看舊貌換新顏。多年來,梅江區(qū)不斷加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讓周溪河從“龍須溝”蝶變?yōu)椤霸扑{”,讓市民和游客從“避而遠(yuǎn)之”到“紛至沓來”。我也常和家人到河邊漫步休閑。尤其是春末夏初,酷熱未到,春寒已消,碧道廊橋,花姿草勁,水勢柔美,乃閑度慢時光之一大快事。
一河詩潮涌,高潔寓意深。堤壩墻面上,因地制宜設(shè)置了巨幅畫卷。其中最大幅的是以宋代詩人楊萬里《自彭田鋪至湯田,道旁梅花十余里》的梅花詩為主題的墻繪。弧形的墻面上,但見潮平水闊,一葉小舟從遠(yuǎn)處飄然而至“梅林寶地”。再往前走數(shù)十米,周敦頤的《愛蓮說》以圖文并茂、醒目端方的形式,被鐫刻在周溪河高臺的墻面上。高臺上,濂溪書院典雅寧靜,翠竹榕樹掩映,頗具客家院子的韻味。膾炙人口的《愛蓮說》石刻文,以及書卷氣十足的書院,定格在此,讓周敦頤與梅州的歷史淵源更加深度粘合。《愛蓮說》墻繪的正對面,是電排站,其墻體也被巧妙地繪畫了巨幅的梅花圖,并配詩曰“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為深”。
最美人間四月天,綠陰幽草勝花時。梅花是周溪河的靈魂伴侶。河的兩岸斜坡或平地處,綠草如茵,沿途種植了美人梅、桃紅宮粉、潮塘宮粉、江南朱砂等梅花樹種,延綿不斷的梅樹,充分渲染了“梅花端的種梅州”的意境。再過三五年,這里會形成更加名副其實的“梅花長廊”,重現(xiàn)宋代詩人楊萬里“只為梅花也合來”的盛景。
走在河邊碧道上,“一河秀水一河風(fēng)”。河上有幾處地方,設(shè)置了石板條作為橋道,長短高低錯落有致,如鋼琴的琴鍵。晴好時節(jié),許多市民游客喜歡在這些橋道來回穿行,感受碧波從石間“嘩啦啦”流過的靈動。而我,很喜歡梅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附近的那一段棧橋,彎彎曲曲如游蛇前行。幾場清明雨,幾次谷雨水沖刷過后,河床更加清澈見底。我們可以倚欄看魚翔淺底,看蝦游石隙,看蝶舞鳥躍,看橋邊依附在大樹上瘋長的藤蔓如瀑布傾瀉而下,還有大樹背后隱藏著的幾處老屋,大門緊鎖,總想讓人前去探秘。
夜幕下的周溪河另有一番韻味和景致。路燈暖亮,月出西山,蛙聒蟲鳴參差而起。幾處由村舍改建而成的民宿、茶館前,有一塊草地,常有人搬來幾張簡易桌椅,拿出一套簡易茶具,三五朋友隨意圍坐,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又或大家都不說話,抿一口清茶,靜靜望著河水發(fā)呆,凝視星月當(dāng)空,感受舒適涼爽的風(fēng)揉捏安撫臉頰頭發(fā),全身心放松。
歸途中,我忍不住折一束鼠尾草在手,紫色的草花輕輕搖曳,憨態(tài)可掬。
如此清幽美麗的周溪河,可愛的東西太多了。只要來這里走一趟,就能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