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開啟下半場“競逐”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動力電池是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主要引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動力電池是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主要引擎。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及裝機量均大幅增長。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當前,電池產能布局已快于需要,企業應警惕產能過剩風險,避免盲目擴張和無序發展,引領產業進一步健康、高質量發展。
整體規模延續高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依舊延續高增長狀態。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月度數據顯示,5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57.4%,裝車量同比增長52.1%。
【資料圖】
而1-5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同比增長43.5%。其中,三元鋰電池累計裝車量占總裝車量31.8%,同比增長11.4%;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占總裝車量68.1%,同比增長65.9%。
在補貼不斷退坡的背景下,具有更高安全性的磷酸鐵鋰電池正在蠶食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雖然三元鋰電池技術也在不斷創新,但最大問題在于需要鈷、鎳兩種稀有元素。在沒有新配方出現的情況下,以后可能只有少數高端車、豪華車才會采用三元鋰電池。”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此前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提到。
旺盛裝車需求下,行業投資熱度也不斷升高。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最新研究報告,2020-2023年5月期間,中國鋰電產業總投資項目數量超776個,其中百億投資項目達163個,占比超1/5。與此同時,鋰電百億投資項目占全年項目總數量比重也逐年增長,今年1-5月達到28%。
下半年投資或進入“冷卻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產業鏈上游看,鋰電池產能大幅擴張,遠高于預測的需求量。動力電池產量與裝車量之差不斷拉大,單從5月看,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幅度達到57.4%,高于裝車量52.1%的增速。
近期,部分企業開始縮減鋰電投資規模。頭部電解液廠商多氟多發布公告稱,結合當前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實際情況,將此前募集資金規模從不超過55億元調整為不超過20億元,主要募投項目“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項目”募投金額由44億元大幅縮減至15億元。
GGII預計,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劃已全部過剩,負極材料到2025年的規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5倍,磷酸鐵鋰為4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當前,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問題已經顯現。不過,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建設的產能也并不一定就是實際產能,產能利用率達到50%就不錯了。”
過剩風險下,動力電池行業今年下半年擴產熱情是否將逐步下降?“預計今年下半年動力電池領域投資將進入"冷卻期"。”經濟學家宋清輝向《中國能源報》記者分析稱,“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動力電池更多的是結構性過剩,高端和優質產能仍然不足,這在鋰電行業尤為突出。”
宋清輝認為,動力電池相關企業對于后續項目投資應科學規劃,根據市場及投資者對產業未來發展預期來綜合研判,科學合理地進行項目投資。
積極備戰下半場競爭
總體來看,隨著道路交通領域電動化轉型加速,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在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承載重要使命的動力電池,正成為世界新舊動能轉換和汽車消費復蘇的“頂梁柱”。
曾有多家行業機構預測,未來,動力電池產能與技術的比拼將進一步升溫。
宋清輝認為,對動力電池企業而言,需要從兩方面著手,積極備戰下半場“競逐”。“一方面應持續科技創新,例如大力開拓電動汽車以外的使用場景,打造更加多元化的業務結構,以此來增加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另外一方面,應持續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加強與儲能企業合作。此外,國家相關部門應大力引導,推動電池企業合理制定產能及未來發展目標,逐漸淘汰落后和無效產能。”(記者姚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