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擬增資40億 引入外部投資方推進奔騰轉型 奔騰電動化能否趕上進度?
盡管相比于部分品牌,奔騰的電動化節奏相對滯后,但對于決心轉型的企業
近期,北京市產權交易所披露了一汽奔騰增資項目,將擇優選定投資方,募集不低于1.6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助力奔騰新能源汽車研發與市場推廣。
同時,原股東即中國一汽擬通過非公開方式增資約40億元,增資價格與外部投資方形成的價格一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企業一汽股權投資(天津)有限公司擬以非公開協議形式同步增資金額約10億元。
增資完成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企業持股比例合計不低于97%,公開引入的投資方持股比例不超過3%。
(資料圖片)
當前,奔騰的成績說不上理想。自2020年大幅下跌后,銷量始終在7萬輛左右徘徊,且近三年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電動化轉型進度相對較慢,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車型僅有面向網約車市場的奔騰NAT。
其實奔騰的電動化起步不算太晚。2019年底奔騰在廣州車展亮相的純電概念車C105,2020年8月,奔騰首家新能源店在上海正式開業,旗下首款新能源車奔騰E01在9月上市。但2020、2021年年銷僅在百輛左右。
2021年4月,面向網約車市場的奔騰NAT上市,2022年銷售約2萬輛,今年前5個月,大幅增長銷售1.2萬輛。但僅靠TO B市場的MPV產品既難以持續擴大銷量規模,也難以提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中的影響力。
今年上海車展上,奔騰又發布了微型純電車奔騰小馬,并稱T90后續可能會有PHEV版本。但從近年奔騰的新能源布局上,外界對其新能源目標、規劃缺乏清晰的認知。
最新公開信息中,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虓曾表示,奔騰品牌將以 “打造10萬元-15萬元主流新能源產品”為目標。到2025年銷量達到40萬輛,經營規模、品牌影響進入自主品牌第一方陣。
技術儲備上,奔騰與紅旗共用平臺,即FME—A1平臺和FMA—A2平臺。A1平臺是面向入門級的A0到A級車型,A2平臺覆蓋A級到B級產品,涉及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類型。產品規劃上,SUV車型T90、經典轎車B70都將推出PHEV版本。
“奔騰全面擁抱新能源時代,未來會逐漸地舍棄燃油車,但是我們也會開發混動、增程式車型。”今年上海車展期間,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相比于長城、吉利、奇瑞推進主品牌電動化的進程,奔騰的技術優勢、產品規劃、銷量目標都不甚明確。將經典燃油車電動化也并非是正向做新能源車的思路。福特電馬、哈弗H6等一眾經典燃油車的電動化版本并沒有取得期待中的成功,足以證明新能源車不是簡單的換個動力形式的問題。
動力技術上,“DM-i”、“雷神動力”、”鯤鵬動力“等技術品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而一汽作為在發動機上起步最早的廠商之一,至今沒有推出自身的動力品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動力技術或許不能成為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但一定是產品和品牌的技術基石。
2025年40萬輛的銷量目標同樣反復更改,在兩年前15周年紀念上,彼時的目標還是60萬輛。而其中新能源占比多少、有多少車型支撐還不甚明確。
這些不清晰背后,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人才的缺乏。自2020年銷量大幅下滑,利潤大幅虧損以來,奔騰持續在探索合適的企業架構。據內部人事透露,近兩年奔騰員工離職率很高,新能源研發部門僅剩一百多人。
作為一個以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為主銷市場的品牌,奔騰的新能源之路,必然要充分考慮目標人群的使用習慣和使用場景,循序漸進但“小步快跑”,同時考慮經濟效益。比如作為一個不足10萬輛規模的品牌,是否有必要“純電、增程、插混”都做?
“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盡管相比于部分品牌,奔騰的電動化節奏相對滯后,但對于決心轉型的企業,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
此次增資,是否能成為奔騰的新起點,成功趕上行業電動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