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告訴你 被溥儀帶出清宮的國寶在哪
導言:如果戲精們不開森了,后果會很嚴重。就像《國家寶藏》上周停播,可把公眾號的小編累壞了,除安撫戲精外,還立誓這周再不播就表演吞刀
導言:如果“戲精”們不開森了,后果會很嚴重。就像《國家寶藏》上周停播,可把公眾號的小編累壞了,除安撫“戲精”外,還立誓這周再不播就表演吞刀片。
“戲精”上線
2018年,《國家寶藏》第一場(第五期)中介紹的是,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的三件國寶。其中兩件書畫《洛神賦圖》和《萬歲通天帖》均是末代皇帝溥儀帶出清宮后,經過顛沛流離而轉交東北博物館收藏,即現在的遼寧省博物館。也有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的《銅鎏金木芯馬鐙》。本次由館長馬寶杰、演員陳曉、寧靜和國民閨女關曉彤共同講述了這三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馬寶杰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傳世中國畫中以文學為題材的最早作品之一。畫圣顧愷之根據三國時期著名文學仙才曹植的《洛神賦》而創作,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了曹植與洛神相見、相愛和離別的愛情故事。每一段故事情節間皆以山水河流作為隔斷,既連貫又有敘事性。顧愷之通過想象,也繪制了許多的神話動物和人物,例如玉鸞、鯨鯢、文魚、海龍...
《洛神賦圖》原作已佚。據專家研究,其摹本有9本之多,遼博收藏的這件《洛神賦圖卷》是北宋畫家所繪、現存時代最早、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樸的一件。此卷流傳有序,最后由溥儀以賞賜其弟溥杰的名義運往長春偽滿皇宮。抗戰勝利后,被東北抗日聯軍收繳,經東北銀行轉交東北文物管理委員會,其后入藏東北博物館,即現在的遼寧省博物館。
左為顧愷之的人物畫
曹植《洛神賦》
想要了解這件國寶,得先從曹植的《洛神賦》說起。《洛神賦》講述的是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面圣之后返回封地途中,在洛水邊與洛神相見,并彼此思慕愛戀的故事,他以精美絕倫的詞匯形容洛神的美。
這一愛情故事被大致分為六段:
第一段說明地點原因,曹植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洛神立于山崖旁;
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
第三段寫作者非常愛慕洛神,她既識禮儀又善言辭,曹植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雖心里充滿真誠的依戀,但也惟恐美麗的神靈在欺騙他;
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后的情狀;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賦的寄意之所在;
第六段寫別后作者對洛神的思念。
顧愷之“改編”《洛神賦圖》
《洛神賦》創作之后的200余年,顧愷之品讀后深受感動,并花數月時間繪制出詩句中的畫面。
在前世傳奇故事中,由陳曉演繹的顧愷之,在完成《洛神賦圖》之后,一直遲遲不肯為曹植點睛。這其中便是顧愷之提到的“畫形容易,畫神難”。
顧愷之擅長人物畫,他認為人物畫在傳神,傳神重在點睛。所提倡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奠定了基礎,并被尊為“畫祖”。隋唐后一些大畫家展子虔、吳道子等的畫中,也能看出顧愷之的畫技和畫風。
其后,顧愷之因點睛傳神而復活了曹植,又提到了“畫畫得好,可以通靈”。這便引用形容顧愷之“才絕、畫絕、癡絕”中的癡絕。有典故記載,顧愷之曾在桓玄家住過一段時間,很多畫作沒地方存放,就挑了一批特別得意的畫作,放在大櫥柜里,用封條封好,寄存在桓玄那里。桓玄偷偷撬開櫥柜的后板,把畫盜走,再把櫥柜復原。等到顧愷之去取畫時,打開櫥柜一看,里面空空如也!顧愷之隨即表示:“看來我的畫太好了,通靈寶畫,人間留不住,像仙人般羽化登仙上天了。”也正是“癡絕”讓顧愷之在動蕩的時代明哲保身。
銅鎏金木芯
馬術在英國被稱為貴族運動,也是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一整套完整的馬具除了馬鞍,必不可少的還有馬鐙。除了四大發明之外,馬鐙也被認為是中國重要發明之一,被稱為“中國靴子”。后經由草原絲綢之路傳入歐洲,影響了中世紀歐洲騎士的發展,推動騎士時代的到來。
《銅鎏金木芯馬鐙》
本次推薦的這件《銅鎏金木芯馬鐙》,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墓葬年代公元415年)的完整雙馬鐙實物,其中間為木芯,桑木條揉成,外面包釘一層鎏金銅片。
馬鐙的發展史,最早出現在三世紀,是供緊急上下馬使用的三角形單鐙。到四世紀發展為雙鐙,使馬匹騎乘變得穩定,可以人馬合一,也讓馬正式成為軍事裝備,利于戰士解放雙手、迎敵左劈右砍。
公元5世紀(424年),北方草原上戰事連連,軍隊兵困馬乏。“前世傳奇”中,由國民閨女關曉彤演繹的花木蘭,作為新兵聽命于將領,清理戰場,回收可用的兵器裝備。與其他人撿回的長矛、盔甲不同,關曉彤撿回的是馬鐙,并因為“馬鐙能保命”而受到將領的嘲笑。
這里清理戰場的說法,便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真實狀況,另外從《花木辭》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也可以看出當時參軍時的武器裝備都是自備,說明武器在當時的重要性。
劇情中,花木蘭所處的北魏軍隊,面臨2萬對戰6萬軍隊的弱勢,而能決勝的關鍵便在于馬鐙。敵軍柔然人善騎,但缺乏馬鐙而穩定性差,不能持久作戰。花木蘭建議軍隊騎兵配備雙馬鐙,采取迂回戰術,加長馬上作戰時間,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柔然人雖然被花木蘭的軍隊擊退,但對北魏軍隊使用的雙馬鐙卻銘記在心。并對其改進,使其騎兵所向無敵。后來,柔然人的后代沿草原絲綢之路,西遷至歐洲的多瑙河一帶定居,把馬鐙從中國北方一路傳播至歐洲。
而這件馬鐙,便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物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萬歲通天帖》:向武則天討要王氏一門法帖
《萬歲通天帖》
在《萬歲通天帖》“前世傳奇”故事中,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對王羲之第11代后人王方慶的文獻記載而改編。記載中,武則天從當朝官員王方慶處,得到了王獻之、王獻之等王氏一門的書法真跡。王方慶獻出祖上法帖之后,內心一直忐忑不安,同朝為官的狄仁杰察覺之后,兩人商量決定向武則天討回王氏一門的十卷墨跡珍寶。
但如果沒有這一出武則天“借帖”的故事,也許本次這件國寶也不復存在。
武則天精通文史,尤其愛好書法,其當政期間涌現了很多書法家,擅書更是入仕的重要條件。對于王羲之的字帖,武則天更是愛如至寶,曾遍尋王羲之真跡。
雖從王方慶手里得到了《萬歲通天帖》,但武則天并沒有將之據為己有,而在萬歲通天(大周的年號,696年3月至697年9月)二年,命內府弘文館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門書帖原作為底本,用雙鉤填墨法復制摹本,并將王方慶進呈的原件加以裝裱錦褙,重新賜還給王方慶。因鉤摹完成時值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因而此貼又以年號獲稱“萬歲通天帖”。
然而,唐代以后,王氏后人未能守護住先祖的真跡,反而是武則天命弘文館復制的摹本被后世人一再臨摹和刻拓。
這件國寶最后是跟隨溥儀出了“清宮”,來到長春偽滿皇宮。但1945年日本投降,偽滿州國土崩瓦解,溥儀倉皇逃出。而遺棄的國寶,被當時偽國兵乘虛而入,大肆搶奪洗劫,很多傳世名作在爭搶中被撕毀,大量的文物在長春街頭以麻袋論價,或倒賣出國,或被銷毀。這場浩劫中,《萬歲通天帖》因被掩埋在一堆部隊用的作戰地圖和計劃檔案里而安然無恙。
交接給現今遼寧省博物館的登記表
直至1954年,被時任沈陽軍區副政委的周桓發現了它,并轉交到當時的東北博物館,現今遼寧省博物館,后收藏至今。
遼寧省博物館所藏的這件《萬歲通天帖》為僅存的摹本,法帖中7人合為一卷,內容豐富。作品中甚至鉤摹出原作的缺損,也有唐代到清代的收藏記錄,岳珂、文征明等名家的題拔和兩次火燒的痕跡。這件國寶被當時遼寧省博物館老館長、著名書畫鑒賞家楊仁愷鑒定為“下真跡一等”(意為形容和真跡幾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