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畫家緣何 紛紛戀上太行山
湯哲明畫展現(xiàn)場記者 詹 皓晨報訊 最近幾年,太行山漸漸成為許多上海畫家尤其山水畫家心中的圣地,他們往往不是正在太行山寫生,就是在去
湯哲明畫展現(xiàn)場
記者 詹 皓
晨報訊 最近幾年,太行山漸漸成為許多上海畫家尤其山水畫家心中的圣地,他們往往不是正在太行山寫生,就是在去太行山寫生的路上。上海畫家為何會紛紛戀上這座中原名山呢?即日起至2月11日在芊荷藝術空間舉辦的“俯仰天地大——湯哲明太行屐痕”展便給出了答案。
此次展覽的作品是湯哲明最近三年間三度游歷太行山的屐痕,每一幅作品旁邊,都附有作品所摹寫的太行山壯麗實景。畫家湯哲明說,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是從師法古人到師法造化,最后到師法內心。自己在求學路上師法古人而漸漸脫化,三度進入太行山寫生,是自己真摯虔誠的朝圣懷古行旅,也是自己當仁不讓地向生活索取筆墨滋養(yǎng)的經歷。
20多年前,湯哲明初入名山寫生,為筆端少有古法、無法由中國畫視角為山川寫照而萬分苦惱;20多年后,經名師徐建融、陳佩秋先生提點后,湯哲明在粗知古法之余,通過太行山這座在民族歷史與藝術史上都極具象征意義的名山的滋養(yǎng)與啟發(fā),開啟了由師法古人而師法造化,終于向師法內心進發(fā)的行程。
師法造化,為何大家都會迷戀太行山呢?湯哲明表示,太行山非常的大,其縱貫八百里,由中原大地直上黃土高坡。其間高峰峽谷,流泉飛瀑,有如世外桃源。更有七條連接天外的掛壁公路,都是開鑿洞窟隧道于壁立千仞的懸崖之上,驚險無比,堪稱人間奇跡,是古人不曾見過的絕勝。南方并非沒有好山水,但相較太行山之大之壯,罕有其匹,它們雖然精致,氣魄畢竟是小了許多。
湯哲明三至太行,行程從十天到半個月,再到去年在太行山里住了近一個月,畫家酷愛太行,并不僅因其雄闊壯美的景色,還在于其所師學的宋畫,與之有親密的血緣關系。作為“全景山水畫之父”的宋代畫家荊浩,當年便隱居在太行洪谷作畫,自號洪谷子。太行山與中國山水畫的誕生,結下過不解之緣。這也讓湯哲明等山水畫的傳承者對這座名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
藝術評論家徐明松表示,海派山水畫家紛紛戀上太行山,有太行山的壯美景色對南方畫家從視覺到心靈都產生巨大震撼的因素,也有當今畫壇再次崇尚宋代山水畫,大家在太行山的景色里體會到了濃重宋畫意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