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限制了少兒讀物的原創力
數據顯示,中國少年兒童出版行業已進入一個黃金期:少兒圖書年總印數達6億多冊、在銷書籍20多萬種、銷售總額高達100億元……少兒圖書成為整
數據顯示,中國少年兒童出版行業已進入一個黃金期:少兒圖書年總印數達6億多冊、在銷書籍20多萬種、銷售總額高達100億元……少兒圖書成為整個出版界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發展最快的板塊,成為一支提升中國出版業整體發展的領漲力量。
目前,我國未成年人達3.67億,新生兒以每年200萬的速度遞增,潛在閱讀受眾可比肩半個歐洲的人口總量。與市場總量同步擴張的是巨大的產量。進入21世紀以來,少兒書籍出版規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在每年1萬種以上,2017年達4.8萬種,品種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產值連續1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6年增長率達28.84%,2017年亦有17%,其他所有圖書板塊都難以與少兒出版的成長速度比肩。
少兒出版高質量難在哪兒
當前,全國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出版少兒圖書。業界戲稱,中國少兒出版進入了“社社都出少兒書”的“舉國體制”時代。
據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觀察,經過10多年的高速增長,少兒圖書出版完成了由少到多的轉變,但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如結構失衡、原創不夠、增長粗放、品牌效應不足等。
出版人安洪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憂心忡忡地表示:“中國童書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原創力不夠。除少數國內作者作品暢銷外,暢銷品基本都被引進版書籍壟斷。很多出版機構為圖省事,良莠不齊地大量引進國外作品,甚至有出版機構99%都是引進版,長此以往,將對中國少兒出版行業造成傷害。”據悉,我國引進版圖書的版稅是7%至9%,國內原創作品版稅則是10%至12%,引進版圖書是按銷售數結算版稅,原創作品則按印數結算,退貨風險全由出版社承擔。如此,出版社更樂于引進利潤高、風險小的國外優秀童書。
“仔細梳理我們在售少兒書籍的品類,不難發現一個重要特征,即文學作品‘一家獨大’,原創的少兒科普、藝術、歷史以及兒童文學里的非虛構作品相對缺乏。這固然與我們童書出版長期偏重于文學的傳統有關,但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相關作者隊伍的匱乏。少兒百科全書類書籍的出版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但見效慢的事情,這既考驗出版社的能力,也考驗出版社的情懷。要加大相關品類的出版力度,國家還需要有前瞻性的政策予以扶持。”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劉海棲分析。
涉足少兒出版的出版社數量眾多,在紛繁復雜的大環境下,容易導致泥沙俱下的亂象。有些商家跟風、蹭熱點,什么好賣做什么,例如在冒險主題書中出現盜墓、殺戮細節,在科學探索過程中過于渲染恐怖陰森事件,漫畫系列和網絡游戲故事書里重復一些無營養的笑料,品質低下,讓人防不勝防,甚至有不法分子制造各種盜版圖書。童話書作者九兒曾感慨,出一本書,在電商平臺上會發現4至5種盜版。據當當網介紹,僅2017年,當當網在選書環節就發現了近10億碼洋的偽劣童書。
常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圖書博覽會的出版人海飛,對國外童書形態有一個整體的觀感——“他們的童書很鮮亮、很活潑,有‘站著的’,有‘躺著的’,書名讓人充滿想象。反觀我們自己的童書,近年來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沒有改變封面灰暗、開本無形、書名陳舊、版式呆板的整體面貌。”
“2018年我們應該‘慢下來’‘好起來’——‘慢下來’是講品種、規模擴張的速度要慢下來,不能繼續靠品種、規模的擴張來拉動增長,這種發展不可持續。‘好起來’是指我們的結構要好起來,少兒出版應該既滿足大眾零售市場的需求,也滿足校園各學科閱讀服務的需要。此外,要有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涌現,向世界推出代表中國的作品、作家,努力推動少兒出版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李學謙說。
“兒童的生活世界很狹小,少兒書籍能夠幫助他們超越現實的世界,去陌生的地方體驗和冒險。專為兒童編寫的書籍,無論是內容、外觀還是價值觀念的表達,都要考慮能否給兒童帶來美感,幫助他們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的出版戰略、人才隊伍、產品質量和服務供給都要更為專業,要更具有工匠精神,打磨好每一本童書,讓每打開一本童書都成為一次精神探索。”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張克文說。
要從文化的沃土中尋找力量
當當網近日公布的2013-2017年童書原創市場年度顯示,5年來累計暢銷TOP1000榜單中,我國原創書籍與引進書籍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7。在2017年,這個比例有了提升,TOP1000中原創作品占40%,達歷年之最。
“20世紀90年代,我們暢銷的童書基本是《唐詩三百首》這類啟蒙讀物。開始引進外版書籍后,國外品牌書籍對我國的原創作品形成了‘航母式的沖擊’。我記得,《哈利波特》曾兩年零七個月穩居銷量榜榜首。后來,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業界達成共識,要大力發展原創作品,無論從政策上還是業務規劃上都對原創書籍提出要求。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可以說我們逐步經受住了西風東漸的考驗。”海飛指出。
“好的原創作品離不開好的作者。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一支原創能力較強、水平不斷提升、老中青架構合理的3萬多人的兒童文學創作者隊伍。20世紀80年代,一批中青年作家開始專注于為兒童寫作,他們就是現在已經成為兒童文學領軍人物的金波、曹文軒、張之路、沈石溪、鄭淵潔等。現在,有更多的作家進入兒童文學領域。一些優秀的作家比如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等的加入,將會使得原創兒童文學呈現更好的發展態勢,也將提升原創書籍的實力。”劉海棲分析。
仔細梳理當當少兒書籍的暢銷榜、新書榜等榜單可知,伴隨著今年上半年的國學熱、詩詞熱,更多傳統文化讀物走進了各地家庭。當當網目前在銷童書中,《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銷量穩居榜首。2017年出版的原創新書中,《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表現出強勁的勢頭,銷量達200余萬冊。原創新書銷量前10名的榜單中,不乏《給孩子讀詩》《少年讀史記》《我是花木蘭》《我是中國的孩子》等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書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
海飛認為,十九大報告對發展傳統文化提出的“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思路和總書記關于“精品”的論述,恰恰也是童書業發展的方向。“曹文軒在獲得安徒生文學獎后,更強調祖國在他創作中所賦予的靈感和力量。他說,中國兒童文學應有足夠的自信心,因為中國留給作家太多精彩絕倫的故事,中國作家要珍惜這巨大的、無邊無際的礦藏。我們的少兒書籍出版,也應該以品質優良的‘三精’作品亮相世界,讓中國故事成為世界和人類的共同財富。”海飛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