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浙飛 小百花和現代戲 就是一種必然的相會
伴隨著悠揚清亮的吟唱,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創排的越劇《錢塘里》在蝴蝶劇場上演。對浙江小百花來說,這部戲有著不同尋常
伴隨著悠揚清亮的吟唱,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創排的越劇《錢塘里》在蝴蝶劇場上演。
對浙江小百花來說,這部戲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它是該團創排的首部現實題材越劇。
在觀眾印象中,浙江小百花向來以青春、靚麗、詩化的傳統戲為主,《五女拜壽》《陸游與唐琬》《梁祝》《西廂記》等作品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越劇舞臺上的經典,這一次,浙江小百花破天荒地創排了一部現實題材的戲,著實出人意料。
“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能為這個時代發出什么聲音。”在浙江小百花團長蔡浙飛看來,這次全新的嘗試和探索,是浙江小百花緊跟時代,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必然。“身處最好的時代,如果小百花沒有現代戲,那么,未來的人在小百花的舞臺上,是看不到幸運的我們和這個時代的面貌的。所以,小百花和現代戲,就是一種必然的相會。”
劇中的故事,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錢塘里》用一個發生在錢塘江畔的溫暖故事,呈現了一幅共同富裕社會的美好圖景:某個大雨的傍晚,年輕媽媽騎著電瓶車急匆匆趕回家照料寶寶,不小心將一位老人撞傷……這樣一個讓人揪心的開頭,經過曲折演繹,最終迎來了充滿“愛與善”的圓滿結局。
演出之前,蔡浙飛有些忐忑,演出之后,聽到觀眾的熱情反饋,她懸著的心才放下。“《錢塘里》雖然講的是新時代小人物的小故事,但是,他們身上的善良、大愛和包容,他們面臨困難積極面對的勇氣,是非常打動人的。” 蔡浙飛說,文藝作品應該具有精神導向和審美引領作用,這一點,也在《錢塘里》得到了體現,相信這部作品能走得更遠。
緊跟時代,順應時代呼聲不斷突破,不斷創新,越來越成為杭城文藝工作者的共識,《錢塘里》并非孤例。前不久,浙江兒童藝術劇團打破題材局限,將紅色歷史排成兒童劇《少共國際師》,浙江曲藝雜技總團大膽開啟雜技“實驗”,創排了雜技肢體劇《不要停止微笑》……每一次成功創新,都是文藝工作者與時代的一次同頻共振。
與人民共情共鳴 浙江京昆醞釀共富題材新作
近段時間,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一片忙碌景象。京劇大戲 《山里人 岕里情》正在緊鑼密鼓地創作當中。
《山里人 岕里情》講述的是浙北山區農民在振興山村經濟的同時,共同追求精神富裕的故事。談及此次創作,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主任翁國生表示,最大的體會就是藝術創作一定要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群眾。
“如果沒有下基層,沒有深入農村,就不會有這部戲。”翁國生說。三年前,浙江京昆赴長興縣八都岕下鄉演出,當地的一個村莊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村不僅旅游經濟發展得紅紅火火,還有著鮮明的文化特色,村民們特別喜歡京劇,老老少少都會唱幾句,村里還專門為孩子們辦了“小京班”。
“追求物質生活富裕,也不忘追求精神生活富裕,這不正是共同富裕的鮮活素材么?”那時起,翁國生的心中就埋下了創作的種子。
后來,翁國生又多次帶隊走進八都岕,有時是演出,有時是為“小京班”上課。這期間,他經常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一起聊天,一起在田間地頭散步。一來二去,翁國生跟不少村民交上了朋友,從他們口中聽到了許多鮮活的故事,創作素材也越來越豐富。其中有個村民叫老馬,熱愛京劇,也很幽默,翁國生把他當作主角兒,寫進了劇本里,取名叫“馬合作”。
“文藝作品是為人民群眾創作的,人民群眾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跟村民的接觸和交流,讓我們積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且,在這樣的近距離接觸中,能感受到到老百姓的所想所盼,與他們產生共鳴。”翁國生說。
目前,該劇劇本已經定稿,唱腔、服裝、舞美設計正在進行。過幾天,翁國生將再次帶隊下鄉,讓演員們與村民近距離交流和學習,去感受村民身上的憨厚質樸,以便將來把劇中人物生動地立在舞臺上。“這個戲,肯定會很接地氣。”
浙江小百花劇團與浙江京昆中心的創作實踐,是杭城文藝工作者踐行《講話》精神的縮影。據了解,接下來,杭城的舞臺將越來越熱鬧,浙江歌舞劇院的舞劇《大陳島》、杭州歌劇舞劇院的歌舞劇《青山漁歌》、杭州滑稽藝術劇院的《喜迎二十大曲藝專場》等一批新作將陸續登上舞臺,用文藝作品表達人民群眾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