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蕭山博物館全新面貌迎客
6月11日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歷經一年改造升級后的蕭山博物館以全新面貌迎客,帶給市民一場豐富的盛世永興文化盛宴。蕭山文旅以文物+非
6月11日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歷經一年改造升級后的蕭山博物館以全新面貌迎客,帶給市民一場豐富的“盛世永興”文化盛宴。蕭山文旅以“文物+非遺”為核心,推出研學線路,發布了新評定的18個區級非遺工坊和10個區級非遺特色酒店(民宿)。數字化的輔助、沉浸式的游玩、精細化的整合,無一不是將傳統的人類創造,回歸現實的應用價值。文化和自然遺產只有走到了百姓身邊,才能重新“活”起來。
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是人類共同的記憶,由人民創造,也應由人民共享。蕭山是浙東唐詩之路的源頭,以蕭山博物館為起點的“詩路尋博 浙里研學”項目,正是以文教融合的方式,傳遞知識與情感的價值,實現保護成果的共享。蕭山博物館以詩路串聯城市,在觀眾與傳統文化之間架起溝通橋梁,推進交流與合作,同樣增強和堅定了文化自信。
目前,新型“隱形玻璃”已在蕭山博物館全館應用,零存在感的玻璃克服了拍照反光的短板,歷史在觀眾眼前更加鮮活。在蕭博大廳,手指輕輕一點,大型魔屏上20余家蕭山博物紀念館相關資訊及動態盡現眼前。手繪動畫借助光、電、影,與文物場景交叉互融,近500件文物實現“開口講故事”。雖然博物館數字化在國內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在活化、傳播文物上,更新穎的表達則是需要在文物的內涵上嫁接巧思,尋找獨一無二之處。
這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窯青瓷人俑就被設計成卡通形象,成為該館代言人,為觀眾講起了蕭山故事。從用數字技術保管文物,再到博物館的智能化,表面上看是科技手段的進步,實則是于各種細節處賦予文物可觸摸可感知的溫度。
文化和自然遺產得以共享,有賴于其是否能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只有適應了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和自然遺產才能獲得新生,綻放新的光彩與獨特魅力。
比如,這次的“匠心守藝”市集,展出篾編、昭東剪紙、鋦瓷、烙畫、篆香、木工及傳統家具修復等技藝,用參與感增強了觀眾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從體驗中獲得樂趣;非遺工坊中的絲綢畫繢以手包、旗袍等多元形式融入人的生活,非遺花邊、錢塘潮元素應用到酒店民宿。傳統文化不再束之高閣,而是以另一種表達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化和自然遺產實現共享,也應由人民共同保護,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大眾保護意識。近年來,為了發展經濟,也有歷史古建民居險遭拆遷的現象,歸根結底是沒有處理好歷史古建筑的保護利用和發展經濟的關系。
文運連著國運,文脈系著國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人與物聯通起鮮活的情感。而實現文化和自然遺產共享,仍需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通過不斷壯大非遺傳承隊伍,運用新技術、智能化注入新鮮活力,才能真正讓文化和自然遺產“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