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傳統的紡織大國 距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
絲,在甲骨文里是兩束蠶絲的象形。絲綢,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距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人們發明繅絲技術,將家蠶所吐的
絲,在甲骨文里是兩束蠶絲的象形。絲綢,生自蠶繭,成于機杼。
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距今有5000多年的歷史。人們發明繅絲技術,將家蠶所吐的蠶絲制成紡織原料,并織成絲綢織物,再加以印染、刺繡等工藝,成就了絲織品的華貴與優雅。
此后約3000年,“絲綢之路”出現了。
中國絲綢開始通過海上和陸上兩條貿易通道向外傳播,先向東傳至東亞,后向西傳至中亞、西亞直至歐洲,對世界文明做出了極大貢獻。
古代絲綢之路不僅是中外人員、物資、商貿交流的通道,也是中外文化尤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
作為中國之珍的絲綢,它的生產和貿易曾是中國歷代社會的經濟來源之一,并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活動、科學技術有著極大關聯。
絲路,離不開絲綢。因此,了解絲綢,就是了解中國。
2020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打造“絲綢之路周”,由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以弘揚絲綢之路精神、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7月14日剛剛結束的“2022絲綢之路周”系列活動,今年的主題是“民族融合,共同繁榮”,帶大家讀懂絲綢里的中國。
最早的絲織品
絲綢為什么會產自中國?
中國絲綢博物館名譽館長趙豐認為,中國古代先民關注蠶,馴化蠶,生產絲綢,很可能是出于原始崇拜。
“蠶作繭自縛,又破繭成蛾,讓他們感到很神奇,希望通過馴養蠶,找到生命復活或者靈魂升天的力量。所以一些新石器文化遺址里會有蠶形器、蛾(蝶)形器。”趙豐說,先民們用絲綢包裹尸體或重器,也是希望逝者在安葬后能像蠶破繭而出一樣,死而復生,或者靈魂升天。
1926年,山西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著名的半顆蠶繭。雖然這半顆繭子在絲綢起源的研究中無法作為直接的證據,但它一直被當作珍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1956年,浙江省考古工作人員在湖州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個竹筐,筐內有一些紡織品及線帶之類的實物,其中有絹片、絲線和絲帶。該遺址距今4200年,是當時所知保存下來最早的絲織品實物。
20世紀80年代,河南鄭州市的考古學家在滎陽市青臺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到距今5500年左右的紡織品殘片,這與傳說中的黃帝元妃嫘祖教民養蠶的時間大約相仿。
這種原始崇拜的思想在上古時期保持了很久,在戰國以后,中國生產力大大發展,人們更趨理性,絲綢的實用性更受到認可,并且成為區別階層的服飾符號,最終形成享譽世界的中國絲綢文化。
“綾羅綢緞”誰是誰
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詞,“綾羅綢緞”,這是日常生活中對絲織品的通稱,但并非完整的分類方法。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紡織大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先民們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工藝技術體系及不勝枚舉的紡織品種,古代常見的紡織品工藝和品種主要有梭織物、染纈(xié)品和刺繡品三個大類。
綾羅綢緞,都歸屬在梭織物這一大類。
梭織物,是由經、緯線在織機上互相交織而成的織物,其最重要的因素是組織。古代常用的組織有五種:平紋、斜紋、緞紋、絞經和起絨,而根據其織造工藝,又可以分為單層織物和重織物兩大類。
中國古代絲織品品種有絹、紗、綺、綾、羅、錦、緞、緙絲等。
這些細致的分類,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是不太分得出來的,只有放大再放大,直到肌理層,才可以通過組織結構,分辨出誰是誰。
比如,絲綢的“綢”,是指繅絲捻線織出的平紋織物,質地緊密。清代的綢有江綢、寧綢、春綢、縐綢等。民國時期,大量的平紋素織物也稱為綢。
絹,是單層絲織物中最為簡單的,是對一般的、織物較為緊密、纖維較為適中的平紋類素織物的通稱。
綺,是一種平紋上浮紋顯花的絲織物。綺類織物多采用并絲織法織造,通常能形成兩種不同的花部效果,一種是以規則斜紋顯花,另一種是以不規則斜紋即浮長顯花。
綾,以斜紋或變化斜紋為基礎組織織造的絲織物。可分為素綾和暗花綾,盛行于我國唐代。
緞,這是出現較遲的一個品種,以緞紋組織作為基礎組織,不提花的單層緞紋織物稱為素緞,提花的暗花緞大部分都是正反緞。而使用經緯線異色織成的單層提花緞織物,被稱為閃緞。緞在古代曾寫作段,也有叫纻絲的。
紗,絲線細、密度稀疏的平紋絲織物因其具有輕薄的外觀,且有一定的透孔率,稱為“紗”。紗在南北朝以前都是素織,后來花織逐漸增多,宋以后日漸繁盛。由于紗薄而疏,透氣性好,是各個時期夏服的流行用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過一件素紗襌(dān)衣,薄若蟬翼,重量僅49克,是古代紗織物中的珍品。
羅,最早出現在我國商代。在唐代,浙江的越羅和四川的單絲羅均十分著名,其中單絲羅外觀具有均勻分布的孔眼,后來又稱為紗。
妝花,采用挖梭工藝織入彩色絲線的提花織物,可分為妝花紗、妝花羅、妝花緞等。妝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國古代絲織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緙絲,也叫做刻絲、克絲,是一種較為別致的單層織物,以通經斷緯的方法織成,織制時以本色絲作經,彩色絲作緯,用小梭將各色緯線依畫稿以平紋組織緙織。
錦,“錦”是一種多彩熟織物,較為厚重,圖案變化較豐富,一般采用以兩組或兩組以上的經線和緯線交織形成的重組織提花,生產工藝較為復雜。
錦字由“金”和“帛”組合而成,足以表明它的貴重??楀\工藝復雜,費工多,其價值相當于黃金,只有貴人才能穿。錦的出現,對紡織機械、織物組織甚至整體紡織技術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中國絲綢博物館專家曾復原出國寶級珍品“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這是出土于新疆的漢代錦護臂,彩錦上織有漢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杭州與絲綢之府
杭州在清代被定為“六大綢都”之一,清代江南三織造中的杭州織造在順治初年于明代杭州織造局的舊址上重建后,生產數量逐漸登頂。
如今,杭州還擁有全國性的絲綢專業博物館——玉皇山腳下的中國絲綢博物館,以絲綢文物收藏、研究、鑒定、修復和保護,絲綢文化宣傳、教育為主要職能。
世界絲綢看中國,中國絲綢看杭州。
杭州素稱“絲綢之府”,自古迄今在中國絲綢歷史文化和絲綢生產貿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杭州絲綢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那時,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種桑、養蠶、織帛和制造原始的繅絲工具。
南宋時,杭州市內呈現“機杼之聲,比戶相聞”和“都民女士,羅綺如云”的盛況。植桑、飼蠶、繅絲、織綢,絲綢產業鏈開始形成,“絲綢之府”自此聞名天下,當時杭州絲綢生產已占重要地位。
據《夢粱錄》《武林舊事》《都城紀勝》等典籍記載,當時,杭州城內的工商業有414行,其中尤以絲織業最為興盛,所產的緙絲、纻絲和綾、羅、錦、緞名揚海內外。
除了有大量的民間作坊外,杭州還有綾錦院等規模較大的官營工場。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在杭州設官營織錦院和染局,雇工匠數千,置織機數百張,年產七八萬匹,作賞用品。
宋以后,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杭州、廣州、泉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貿易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我在國絲修文物
2022年,是中國絲綢博物館建館30周年,也是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正式掛牌10周年。尋找絲綢起源,修復絲織品文物,是他們的一項重要學術命題。
在那些碳化、灰化、泥化、礦化的遺跡遺物中,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找到絲綢的痕跡?
作為“2022絲綢之路周”重要展覽之一,“華彩重現: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正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展覽,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展覽以科研基地歷年保護修復的紡織品文物為載體,展示傳統修復技術及現代科技手段在紡織品文物保護中的協同應用,以此回顧、總結科研基地歷年工作,從而促進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的高水平發展。
以時間為脈絡,分為起源(仰韶時期)、交融(北魏)、雍容(唐)、清雅(南宋)、月華(明)、流光(清)及溢彩(西方19-20世紀)等七個單元,每單元展示不同形制的紡織品及其修復方法。
在二樓展廳,觀眾除了看展,還可以透過玻璃看到一樓的修復室里,文物修復師們正在修復一件件紡織品文物。
2010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落戶中國絲綢博物館。其研究方向為紡織品文物保護科學認知和關鍵技術研究、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傳統染織工藝及服飾復原研究。
經過多年的修復實踐與探索,紡織品科研基地針對不同特點和不同保存狀況的紡織品文物,逐漸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修復模式。
修復方式主要分四種,針對大部分紡織品文物采用傳統針線縫合加固方式;部分糟朽紡織品使用縐絲紗包覆;針對脆弱絲綢文物采用絲蛋白加固技術;針對無法實施縫合加固的紡織品嘗試膠粘劑加固技術。
華彩重現: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
時間:即日至8月28日9:00-17:00,周一12:00-17:00,節假日照常開放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二樓
記者 余夕雯 攝影 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