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多年來職稱領域重大改革:代表作可替代論文
北京市8日發布《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打破職稱評價一把尺子量到底、職稱論文一刀切等條條框框,對不同人
北京市8日發布《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打破職稱評價“一把尺子量到底”、職稱論文“一刀切”等條條框框,對不同人才制定不同標準,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支持人才自選代表性成果代替論文。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革是自1986年職稱改革以來,本市再次啟動的職稱領域重大改革,涉及全市300多萬專業技術人員。
為避免職稱評審時“一把尺子量到底”,本次職稱制度改革將職稱評價標準歸結為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科學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素質。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業績權重,實現“干什么、評什么”。
《意見》中詳細描述了對不同領域的人才重點評價包含哪些方面。如對從事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的人才,重點評價技術創新和集成能力、解決技術應用問題的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和對產業發展的實際貢獻;對老師等教育教學人才,按照教學為主、科研為主和社會服務為主進行分類評價。對教學為主的,重點評價教育教學水平、教學方法創新和人才培養實績;對科研為主的,重點評價學術能力、成果創新質量和貢獻、學科建設效果;對社會服務為主的,重點評價成果轉化推廣、決策服務、科學普及等。
《意見》明確,將徹底解決過去職稱論文“一刀切”的問題,將職稱評審“唯論文”改為“菜單式”,讓人才做“多選題”。在職稱評審中,將全面推行職稱評審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選最能體現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考核的主要內容,強化質量。
除論文、論著外,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專利、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業績報告、工作總結等。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理論文章、決策咨詢研究報告等。教育教學、衛生技術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精品課程、教學課例、疑難病案等。文化藝術人才的代表作還可包括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戲劇作品、工藝作品等。
此次改革還打破了國籍、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制約,除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非公經濟單位人才外,新開通了優秀外籍人才、港澳臺人才、自由職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職稱申報渠道,為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暢通了晉升通道,解決了過去職稱晉升“玻璃門”的問題,全面激發人才發展活力,使各類人才職業發展“條條大路通羅馬”。
其他亮點
京津冀將建職稱協調共享機制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將推動建立京津冀職稱工作協調共享機制,探索在條件成熟的領域統一評審標準、程序和方法,推進京津冀職稱評審專家資源和專業技術人才資源信息共享。深入落實京津冀職稱資格互認協議,逐步擴大跨區域職稱互認領域和范圍,推動三地人才自由流動。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為入駐雄安新區的本市企業隨遷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職稱評價服務。
職稱自主評審范圍擴大
此次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了職稱自主評審范圍,除市屬高校外,繼續向條件成熟的科研機構、新型智庫、新型研發機構,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下放職稱評價自主權,重點解決人才使用“能上不能下”的問題,支持用人單位完善考核制度,對評上職稱的人才,用人單位可根據人才與崗位的適用情況和考核情況,合理聘用人才;對不符合崗位要求、沒有履行崗位職責的人員,用人單位可以“低聘”、不聘直至解聘。
創新6類人才職稱晉升方式
《意見》提出,取得國家級人才表彰獎勵、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擔任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負責人、在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領軍人才,可通過職稱評審“直通車”取得正高級職稱;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業績突出人才,可破格申報高級職稱;長期扎根基層一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基層人才可單獨評審、優先評聘;具有特殊技能、在特殊領域和特殊崗位取得突出業績、做出重大貢獻的特殊人才可直接認定職稱等級;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人才,以及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和援外醫療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享受職稱評聘的支持政策。
本市將聚焦高精尖產業發展需要,圍繞“三城一區”建設,按照“需要什么評什么”的原則,增設人工智能、創意設計、知識產權、技術經紀、科學傳播等新業態、新職業的職稱評價專業,支持培育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此外,本市還將補齊全部職稱系列的層級設置,在經濟、會計(審計)、統計、中專教師、工藝美術、實驗技術等系列中增設正高級,持續滿足高精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重點優勢學科等領域的人才評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