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一站式”社區奏響育人“三部曲”
“大愛特立書院社區!這里有‘大咖’院士名家導航,有學育導師導學互動、疑難問題朋輩答疑,也有黨團支部實
“大愛特立書院社區!這里有‘大咖’院士名家導航,有學育導師導學互動、疑難問題朋輩答疑,也有黨團支部實踐活動,讓我能在思想的碰撞中開拓眼界,實踐的鍛煉中增長本領。”
(資料圖片)
“甘棠社區的烘焙體驗課太棒啦!廚藝小白勞于雙手,甜在心頭!”
“精工書院社區是我的航天報國夢生根的地方!社區為我們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我們可以在這里享多彩青春,展鴻圖之志!”
......
每每提到書院社區,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們總有各種各樣的“花式表白”。
為服務一流人才培養和一流大學建設,2018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系統推進“書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并大力劃撥資源,著力打造“一書院一社區”,建成6個書院社區,總共建設了6000余平方米的功能型空間,覆蓋宿舍樓17棟、宿舍3713間,不斷激發著書院社區的育人新活力。
為思想引領注入紅色基因
“學百年奮斗黨史,傳承弘揚延安精神,我輩定當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開學伊始,特立書院社區黨建活動室傳來了學生們鏗鏘有力的宣誓聲……特立書院結合校史校情和“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在書院社區空間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
近年來,這樣生動感人的思政教育受到學生歡迎。“社區是書院‘黨建帶團建’‘大思政+’的重要活動場域,也是學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重要實踐平臺。”明德書院輔導員秦月在工作中感悟頗深。“行走的黨課”“Party-party文藝風采大賽”等黨建品牌活動充分利用社區空間和線上直播、VR等方式,打造了思想引領的紅色社區。
比如,睿信書院社區通過設置黨員閱讀區、紅色基因文化書柜、黨建活動室等微空間,把黨建元素和思政元素嵌入其中,提升了紅色文化氛圍,讓學生們深深感受到了前輩們所說的“信仰的味道”和奮斗拼搏精神。
育人更在身體力行中體現。得益于書院社區黨建思政工作的長期積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書院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織師生黨員、積極分子扎根社區一線,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行動,堅決構筑校園疫情防控堅實屏障。“我是共產黨員,清澈的愛,只為我們美麗的校園、可愛的學生”的信念,讓隊伍的凝聚力更強了。
為學習發展增加暖暖溫情
“祝你生日快樂!”班會上,一個插滿蠟燭的雙層生日蛋糕被緩緩端上桌,求是書院學育導師張春雨為兩名同學準備了生日驚喜,讓大家心里充滿了濃濃的暖意......
以學生為中心,以發展為核心,是書院社區發展建設的根本方向。北京理工大學在“一站式”書院社區建設過程中堅持“六級聯動”、建制運行。各級育人主體主動深入社區,踐行“一線規則”,了解社區發展需求、傾聽學生成長訴求。
除此之外,學校領導帶頭深入社區、職能部處主動對接社區、學院書院協同融入社區、“六類導師”和學工干部常態化進駐社區、班團組織繁榮滋養社區。一場場座談會、午餐會、交流研討會,一次次走訪宿舍、談心談話、結對幫扶,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學生身上,各類教育教學資源在書院社區得到匯聚、形成育人合力。
“入駐擔任社區輔導員以來,可以用輔導員‘主動上門’代替同學們‘被動邀請’,真正實現用心用情交流‘面對面’代替‘鍵對鍵’。”經管書院輔導員郭良航在入駐社區擔任社區輔導員后深感與學生的心貼得更近了。
為校園生活帶來家的味道
“書院社區是一個放松心靈的港灣!”知藝書院2021級學生袁櫻子在社區空間中體會到了濃濃的“家味”。“與三五好友相約社區,或品茗論道、小組研討,或體驗一次‘劇本殺’、看一場久違的電影,課業之余為自己充電,就像在家里一樣放松!”
為營造安全和諧溫馨“家”氣氛,社區為方便廣大學子開展交流研討、文娛休閑、導學互動等活動,根據不同書院特色設置了接待室、茶藝室、舞房、心理放松室、影音室、DIY手工坊、樂器房、形體房、咖啡廳等功能空間。與此同時,還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消防演習,有效加強平安社區建設。
家的味道從哪兒來?為營造“家文化”氛圍,睿信書院社區自2020年堅持開展的“家鄉文化交流節”,已經成為書院最受同學們喜愛的品牌活動之一。活動邀請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學生參加,搭建了展示家鄉風俗、美食文化、地道方言、節日特色、傳統服飾等風土人情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們感受到各地別樣的魅力和書院“家”的味道。
在“家”不想家。各式各樣豐富多樣的“家文化”主題活動,也成為社區空間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愛了!愛了!社區服務太智慧了,比家里還方便!”北京書院2022級學生楊凌宙對小程序預約社區空間、一鍵線上購電、在線下單京工飛鴻等十分稱贊。
結合智慧校園建設,書院社區也積極用數據賦能,推進服務智能化精細化,增強廣大師生家的歸屬感獲得感。目前,學校“一站式”學生事務大廳已經與書院社區進行充分對接,并安排專員入住社區,為學生提供“家庭服務”。
“一站式”學生事務大廳采用7*12小時工作模式,通過窗口服務與自助服務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在校證明開具、文件投遞、公寓調整、證卡補辦、醫療費報銷、戶籍卡借用、出國手續辦理等各類事務性服務,年均接待超過10萬人次。其中,創新“京工飛鴻”物流模式,讓學生“足不出校區”就實現跨校區辦理醫藥費報銷、戶口借用、宿舍調整、出國手續、提交各類申請等各項事務,年送達量累計超過7700件。
通訊員 吳楠 中國教育報記者 林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