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最資訊丨老舊小區居委會書記主任,緣何分別獲“全國優秀”“上海最美”榮譽?
一個管理老舊公房小區的居委會主任、黨總支書記,憑什么分別榮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上海市最美城
一個管理老舊公房小區的居委會主任、黨總支書記,憑什么分別榮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上海市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稱號?日前,記者在靜安區臨汾路街道臨汾路375弄居民區采訪時找到了答案。
(資料圖片)
據了解,臨汾路375弄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管理的臨汾小區,是建于1987年的售后公房老舊小區,717戶家庭、2160名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居民總人數的39.7%,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居民區。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呂文潔、居委會主任俞詠梅,帶領居民區全體社區工作者、黨員骨干、居民志愿者,聚焦居民衣食住行、急難愁盼等問題,梳理成“實事清單”有序解決。
加梯率先實現量產
老人上下樓不再難
針對臨汾小區“懸空老人”上下樓難、居民要求加裝電梯的愿望日益強烈的現象,自2015年起,在居委會、業委會的幫助下,臨汾小區1號樓的居民用4年時間圓了加梯夢。
2019年初,臨汾路街道將推動加裝電梯、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作為頭號民生工程,并將臨汾路小區作為首個批量加裝電梯試點小區。最初的政策是:有加梯意愿的樓棟必須100%的業主參與意愿表決、100%同意加裝。“百姓百條心”,要統一到加裝電梯上,需要做大量的群眾工作,尤其是獲得感不高的低樓層居民,更要做細致工作。
為加快推進速度,居委會在居民區成立加裝電梯工作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擔任組長,居委會主任擔任副組長,以網格為單位,層層推進,逐樓逐戶做工作,形成黨員帶頭、共同努力的推進氛圍。通過在每個樓組建立加裝電梯三人自管小組,以及居民區“三會”、1+5+x、樓組議事會等議事平臺,及時溝通解決加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就在小區多個樓組簽約前的關鍵時刻,黨總支書記呂文潔意外腳傷骨折,可她一天也沒有休息,用晚上或者周末時間撐著拐杖一個樓組、一個樓組地到居民家中參加樓組議事會。經過幾周的努力,終于實現了首批11個樓組百分百同意加梯,共同簽約、共同施工,在全市打響了既有住宅批量加裝電梯的第一炮。
隨著全市加裝電梯工作的不斷推進,加裝電梯政策也在不斷優化,加梯的征詢門檻變為三分之二參與、四分之三同意。加裝電梯的門檻雖然降低了,但呂文潔的標準沒有降低:“不能因為加梯造成高層和低層居民之間的隔閡!”為此,只要有一線希望,她都會付出100%的努力,多跑幾趟、多聊幾句、多做幾次工作,使樓棟居民加梯意見征詢始終保持高通過率。
通過呂文潔等小區加裝電梯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兩年多的時間,臨汾小區35個符合加梯條件的樓組中32個樓組加梯成功,其中有23臺電梯已經投入使用,加梯比例超過90%,超過免費維保期的12臺電梯也全部納入“央企+保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讓居民始終都能放心用電梯。由臨汾小區加梯成功經驗總結出的《群眾工作指導手冊》和《專業技術指導手冊》,也已成為全區、乃至全市一些地區加梯的學習樣本。
注入新鮮血液
老小區停車不再難
作為一個建成逾30年的售后公房小區,臨汾小區機動車停車難、非機動車充電難等問題較為嚴重,而解決這些難題需要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共同配合。
之前小區業委會委員年紀普遍偏大,溝通協調力不從心;物業公司因老舊小區物業費低,管理很難到位。此時,又逢業委會換屆改選、物業服務合同也同時到期等關鍵時期。呂文潔、俞詠梅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議,全過程廣泛聽取民意、吸收民智,最終通過層層選拔,組建了由兩名有經驗的老同志帶領三位80后年輕人共同組成的新一屆業委會,以老帶新。3位年輕人都是在小區加梯過程中挖掘出來的社區能人,他們通過加裝電梯的議事平臺得到了小區居民的認可。
新一屆小區業委會上任后,自治能力有效提升,短短一年內,新建了5個電瓶車充電點位、138個充電頭,基本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物業選聘引進了萬科物業,大大提升了小區的物業管理水平。同時,通過組織居民充分討論重新修訂的《小區停車管理規約》,有效緩解了小區停車難題,得到居民的廣泛認可與好評。
鼓勵人人參與
小區群眾團隊變身家園建設“合伙人”
培育社區骨干、增強社區活力、提升社區自治能力,是呂文潔、俞詠梅管“活”小區的另一抓手。她們依托服務陣地,通過探索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團隊自治新模式,培育各類團隊。
“銀燕排舞隊”建立初期,參與的人不多,彼此間不夠熟悉帶來交流障礙,舞蹈排練也不夠默契。呂文潔、俞詠梅通過走訪團隊的核心骨干,幫助她們逐漸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并吸引更多的阿姨們參與進來。
團隊運行成熟后,團隊領袖也成為社區骨干。排舞隊在自娛自樂的同時,還積極為社區發揮更多的力量,如承擔小區端午節包粽子比賽,從前期籌備到活動策劃和安排,整個活動分工明確,材料采購、召集通知、現場協調、會后整理等都有專人負責。賽后,排舞隊還把粽子分發給小區的獨居老人、高齡困難老人,收獲一致好評。
在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干部的引領下,如今臨汾小區成立了“銀”系列文體和志愿者團隊15個,這些團隊的成員活躍在小區的各個角落,為小區傳播正能量,激發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意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代數字技術賦能
居民家門口享受智能便捷生活
呂文潔、俞詠梅還通過集聚各方資源,參與社區共治,進一步提升小區的品質。居民區通過與民進綜合支委共建,引入老師免費為社區的少年兒童上機器人課程,吸引了眾多社區小朋友和家長參與;同時,為社區老年人設計ai普及課程,讓老年人感受新科技。
居民區黨總支還通過與萬科物業共建的方式,在社區打造出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數字小屋”,居民可以在這里打印、水電煤繳費、購買飲用水,還可以免費領口罩,通過全天候服務,進一步提升了社區服務品質和居民幸福指數。
此外,呂文潔還積極爭取街道“數字家園”項目試點在臨汾小區落地,將智慧“臨小二”運用于小區活動場地的網上預約,乒乓球室引進陪練機器人,舞蹈房裝上了“魔鏡”……這些高效便捷的數字生活,令臨汾小區這個老舊小區逐步活力四射,居民獲得感、滿意度大大提升。
上觀號作者:上海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