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業界“勾畫”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發展藍圖|世界時訊
(記者陳靜)2023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楊浦區的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正式獲評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是上
(資料圖片)
中新網上海5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2023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楊浦區的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正式獲評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是上海唯一獲此殊榮的文化產業園區。
楊浦區委書記、區長薛侃12日對記者表示,楊浦將以大視野、大格局、大定位來全方位謀劃園區的新一輪創新發展,舉全區之力打造創業熱土,盤活存量資源,產生文化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他指出,要研究把握好文化產業策源力,利用楊浦高校集聚優勢,實現高校資源稟賦對園區建設的策源推動效果。該區加強文化加科技的耦合效應,以寬容審慎的態度,解放思想、鼓勵創新,積極拓展產業門類,搶占未來文化產業新高地。
超過4500家企業在這里成長,超過17萬名知識工作者在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創業、工作、生活。 楊浦區文旅局供圖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金雷認為,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應該緊盯新人群、創造新消費、形成新產業,要從“Z時代”人群特點出發,打造契合的藝術欣賞氛圍和環境。他指出,要堅持科技與文化的定位,做足技術加藝術的文章:依托科技創新,夯實底層架構,驅動文化產業加速發展,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這位官員希望,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要與世界互動,做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積極借鑒和引入國內外優秀經驗做法,實現園區的多元化發展;要注重軟環境建設,大力研究推出普惠政策,產生人才招引效應,為園區發展聚智聚力。
據悉,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是上海楊浦區實踐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學城、產城、創城“三城融合”理念的核心區域,是上海創新創業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一個地標,也是上海產城融合轉型發展的一幅縮影。該示范園區以優秀文化為內容、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融合“大設計、泛娛樂、新出版、慧生活、暢消費”等多種文化旅游元素特質。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這里,校企聯動,激發創新活力;在這里,區校合作,形成人才高地;在這里,資源匯聚,書卷氣與煙火氣氤氳交融、古典美與時尚感碰撞交互,超過4500家企業在這里成長,超過17萬名知識工作者在這里創業、工作、生活。
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以優秀文化為內容、以科技創新為引擎。 楊浦區文旅局供圖據悉,剛剛舉行的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發展研討會邀請專家和業界精英“把脈”大創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發展,共同勾畫藍圖。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鄭惠強建議,大創智園區發展要梳理對標國內外先進經驗,圍繞細分產業賽道,建立行業圖譜和合作渠道;要做好中小企業扶持孵化,積極用好大學資源,加強文創氛圍營造,形成青年社區口碑,形成項目表路線圖,進一步打響大創智品牌。他表示,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將與大創智攜手并進,共同發力。
結合現有國家文化創新產業園區創建經驗,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深入剖析大創智園區在今后發展中的完善和提升空間。他提出,要做好文化產業人才引進,創新服務理念、經營理念、服務模式,探索打造上海乃至中國的文創園區“文化+科技”融合新樣板。
大創智創新示范園區資源匯聚,書卷氣與煙火氣氤氳交融、古典美與時尚感碰撞交互。 楊浦區文旅局供圖匯聚人才是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關注的一個重點。他建議,大創智園區發展要持續加深區校合作,將“大學”這篇文章做大、做新、做深,充分發揮高校集聚帶來的知識力、青年力、社群力,深挖高校的新興學科溢出效應,聚焦大創智和環同濟等重點功能區建設,推動區域生活方式轉變,同時將高校內部的國際合作與園區發展需求有機結合,增強楊浦產業發展的國際化水準。
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會長徐輝認為,大創智國家示范園區建設,要用好網絡視聽經濟這塊牌子,聚合上下游企業及關聯業態。未來上海市網絡視聽行業協會將支持楊浦推動文化產業項目融合,搭建教育合作平臺,定期舉辦行業活動,加強政策宣貫,與文創企業共同成長,共同打造合力共贏的良好局面。
作為業界人士,魏斌建議,在大創智的未來建設中,要充分挖掘資本杠桿效應、鏈接效應、放大效應,依托資本紐帶,既基于優質場景繼續增強園區優勢產業發展競爭力,又吸引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初創企業,更好形成文化產業集聚,進一步提升區域全球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