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優質雞,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全球新動態
在眾多的養雞農戶和企業中,有的知道、有的則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和一
在眾多的養雞農戶和企業中,有的知道、有的則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和一家研究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家研究所,就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以下簡稱“家禽研究所”),是全國兩所家禽專業研究所之一,主要從事家禽新品種培育、飼料營養、家禽疫病診斷與免疫、新獸藥等研究。這里曾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雞免疫程序,這里曾先后培育出“濟南花雞”“817肉雞”“魯禽1號、3號麻雞配套系”等新品種(系),其中“魯禽1號、3號麻雞配套系”成為我國長江以北首次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新品種;817肉雞2022年全國出欄量20.4億只,現已發展成為我國肉雞生產的三大品種類型之一,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現在,家禽研究所正在研究些什么呢?
(資料圖)
創新利用和開發“土雞”
6月16日下午,李福偉研究員來到位于東營市的蛋雞健康養殖工程與裝備科研基地,查看在選品系的生產性能記錄和系譜數據,并根據遺傳評估的結果開展種雞選留工作。打開雞籠,一只雄壯的公雞映入眼簾,羽色黑白相間,宛如河畔蘆花。
“我們正在培育的是地方特色蛋雞配套系,以山東地方品種汶上蘆花雞和引進、篩選的高產蛋雞群體為育種素材,雜交培育出體型外貌為蘆花羽和黑羽兩個配套系。”身為家禽研究所育種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濟南綜合試驗站站長的李福偉表示,育種團隊從2012年著手地方特色蛋雞配套系的選育,如今已經過了11年的時間。
之所以選擇培育地方特色蛋雞新品種,是因為山東地方雞品種眾多,有汶上蘆花雞、濟寧百日雞、瑯琊雞、壽光雞、萊蕪黑雞、沂蒙雞等,并且各有特色,是優質的畜禽遺傳資源,但是長期以來只是以保種為主,并沒有得到合適的創新利用和開發。
育種學科的前輩們曾經多次來山東各地進行地方雞的保護和收集工作,建立起了山東省地方雞品種資源活體基因庫,保存了山東省優良的地方品種,不同品種各具特色。
李福偉告訴記者,“汶上蘆花雞產蛋量相對較高,瑯琊雞肉質細膩筋道,濟寧百日雞一百天左右就可以見蛋……山東地方雞品種通常具有環境適應性強,肉、蛋品質好,耐粗飼的特點,具備很高的開發價值。”
就雞蛋的種類來說,僅蛋殼顏色就分為褐殼、白殼、粉殼和綠殼,依據蛋重又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如果再擴展到肉雞的需求,德州扒雞、臨沂炒雞、棗莊辣子雞等,對于雞的類型需求都各不相同,開發利用當地原有雞種,也是消費市場的需求。
以山東地方品種汶上蘆花雞為育種素材,育種創新團隊培育的配套系,保持了蘆花雞的體型外貌、粉蛋特征,產蛋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較純種汶上蘆花雞提高了100多個。另外,以蘆花雞為外貌的淘汰雞價值顯著高于普通商品蛋雞,附加值顯著提升。
持續開展品種優化
早在20世紀80年代,為了選育扒雞專用雞種,家禽研究所就研究并推廣了817肉雞制種模式。
所謂817制種模式,就是將快大型白羽肉雞父母代父系公雞和商品代褐殼蛋雞雜交配套,將白羽肉雞生長速度快和蛋雞繁殖能力強的優勢相結合,從而最大程度上利用國際最先進的白羽肉雞、高產蛋雞育種成果。
以山東省地方雞瑯琊雞為育種素材,育種團隊培育了魯禽1號、魯禽3號兩個配套系,并通過了國家品種的測定。其中,魯禽1號麻雞配套系是以山東地方品種瑯琊雞等為育種素材,培育而成的中速型優質肉雞配套系,魯禽3號麻雞配套系則屬慢速型優質肉雞配套系。
家禽研究所雞遺傳育種與繁育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濟南綜合試驗站站長曹頂國研究員告訴記者,育種的成功,需要先進的制種模式,但更需要持續努力和不斷選育。
817制種模式誕生以后,家禽研究所選擇無償推廣,各研究機構紛紛嘗試不同的817父母代組合,大大加快了817肉雞的選育進程。目前,817肉雞已經發展成為我國肉雞生產的三大主導類型之一,每年出欄20億只,占全國肉雞出欄比例17%,成為中國獨有的肉雞品種類型。
現在,家禽研究所正在和益生集團合作,持續優化817肉雞制種體系,選育全新的肉雞品種——“益生817”。
與30年前相比,“益生817”的生產速度和效率顯著提升,僅用42天體重就可以增至1.4公斤。和市面上流通的白羽肉雞相比,雛雞生產成本更低,飼料轉化率更高,肌肉品質好,胸肌厚度、腿肌大小適宜。
研發育種用“芯片”
在家禽研究所的實驗室里,王杰博士將采集的母雞血樣混進一液態試劑中,貼好標簽,準備后續進行基因檢測。試劑外形和我們常見的抗原試劑相同,名為“魯芯一號”。
“這就是我們新研發的省內首款山東地方雞專用液相芯片,芯片中集成了山東地方雞品種特異性的SNP標記,通過靶向測序技術,對目標雞進行基因分型,用于后續的遺傳評估工作。”王杰介紹。
液相芯片有5K和10K兩種基因位點容量,一種用于地方雞種遺傳多樣性的分析、親緣關系的鑒定等,實現山東地方雞品種資源高效保種;另一種用于基因組選擇,培育地方特色配套系,加快山東地方雞的開發和利用,培育新品種。
液相芯片的開發需要技術鋪路,表型收集系統的整合則需要設備搭臺。
在東營的蛋雞健康養殖工程與裝備科研基地,飼養員只需手持一把掃描槍,掃描籠子上的信息編碼,就可以將對應種雞的產蛋數上傳系統。不久之后,將雞蛋放在檢測設備當中,這枚雞蛋的蛋重、蛋黃比例、蛋黃顏色也將會直接錄入系統,大大降低數據記錄錯誤的可能性。
在肉雞育種場,B超機等得到了普遍應用,可以用于檢測肉雞的胸肌率、腿肌率以及骨骼生長發育狀況等。
家禽研究所在液相芯片開發的過程中,同步完成了遺傳評估平臺的搭建,整合表型智能化收集系統、液相芯片和評估平臺,構建完成了基因組選擇技術體系。通過篩選出來的具備優良基因的個體,進行選育或擴繁,以獲得更優良的種質。
□記者 王瑛琪